首页 > 诗词

俞樾的诗集208条

点绛唇 闺中四时词

杨柳楼台,绣床香梦莺催醒。绮窗闲凭。人与花容称。


乍脱鹴裘,尚怯春衫冷。东风紧。嫩寒犹劲。蜂蝶枝头等。

高阳台

早岁诗歌,中年笺注,句消钟鼎旂常。俎豆名山,平生两瓣心香。


遗经独抱司农注,附千秋、高密门墙。更倾心、白傅风流,长庆篇章。


礼堂犹幸留遗像,其香山居士,须鬓苍浪。妙墨摩来,真教素壁生光。


云楣待仿箫斋例,论高名、郑白相当。待他年、侨札周旋,再证行藏。

一剪梅 其一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

记得春游逐管弦。红板桥边。白板门前。闲花野草为谁妍。


蜂也喧喧。蝶也翩翩。


风月何尝负少年。花底歌筵。柳外吟鞕。而今回首总凄然。


旧事如烟。旧梦如仙。

戚氏

老欧阳。书斋宵读兴方长。忽听西南,有声萧瑟惹愁肠。

推窗。夜茫茫。呼童出户更端详。童言皎洁星月,在天横亘有银潢。

四顾寥落,人声都寂,忽闻树内声藏。竟奔腾骤至,风雨飘忽,金铁琤瑽。

公乃太息彷徨。余识此矣,此气出金方。秋声也、律调夷则,乐合清商。

俨戎行。一夜万骑,腾骧所至,凛冽非常。草兮绿缛,木也葱茏,到此都付凋伤。

草木无情物,人非草木,可不思量。万事劳形不已,苦凭持智力逞雄强。

试思有动于中,岂能自主,精气旋摇荡。早镜中、白发三千丈。

非复是、当日容光。念我生、谁贼谁戕。笑童儿、未解此悲凉。

只闲庭内,虫吟唧唧,助我沾裳。

感皇恩 其二

八载忝清班,迂疏无补。只合终身作渔父。告身一纸,何意尚留天府。


草堂重下拜,蓑衣舞。


劫火屡经,风霜牢护。深感良朋用心苦。连翩使节,领取玉书交付。


五湖云水外,奇光吐。

摸鱼儿 鱼头中有骨三角,取掷之时或竖立,人每借以占卜,十掷中能立者吉。

问鱼头、是何参政。棱棱如许风骨。弯环一寸雕琼玖,却似半规新月。


心鹘突。且取到尊前,暗当金钱掷。幽情密密。祝天末人归,垄头信到,出手便凝立。


抛来疾。从一还教至十。玲珑冰箸轻夹。无端一落瓯臾止,妙在不扶而直。


纤指释。想不久佳音,便向龙门出。无须去乞。好借作灵蓍,权充杯珓,鸡骨更休觅。

浣溪沙 苦雨不止,闺人剪纸作妇人持帚向天,曰扫晴娘。偶为赋之

吴带曹衣自转旋。墙边屋角斗婵娟。彩绳浑似舞秋千。


甘作吴宫箕帚妾,羞为巫峡雨云仙。扫开宿雾见青天。

余于右台仙馆隙地埋所著书汇封之崇三尺立石识之题曰书冢李黼堂方伯桓用东坡石鼓歌韵为作书冢歌依韵和之

我生巳年月在丑,至今已成六十叟。人间岁月信如流,金乌飞腾玉兔走。


亮无上药驻颓龄,空有虚名挂人口。黄粱已醒卅年前,青史敢期千载后。


姓名聊可伴阳五,学问翻思傲欧九。不栽王俭幕中莲,不折亚夫营外柳。


不随市侩逐锥刀,不作枝官博升斗。惟将青铁砚为田,何必黄金印悬肘。


窃从学海问源流,冀为经畬扫秕莠。开卷居然自得师,闭门未觉吾无友。


茫茫坠绪拨秦灰,历历方言徵楚{豸制}。少昊氏官辨龙凤,安釐王冢发蝌蚪。


欲證夏鼎窥禹穴,思读商盘问殷耇。妄冀骊珠自我探,耻为狗盗随人嗾。


此中浅深各有得,亦如衢中置尊卣。此中疑信每参半,又如问涂向蒙瞍。


只可沿洄水际湄,岂能攀跻山巅嵝。坐看精力半生空,竟积简编三尺厚。


纷纷摹印遍苏杭,落落赏音问谁甘。徒令纸价市中高,见说流传海外有。


虽然灾祸到枣梨,或者眉寿颂栲杻。世人得鼠欲嚇凤,几辈画虎翻成狗。


我从前年赋悼亡,此身嗒然如木偶。归真有室傍青山,偕老无人同白首。


荷锸参军便可埋,摸金校尉何劳掊。右台山下一蜗庐,小有丘壑亦可取。


偶营书冢瘗残稿,巧借名山代藏垢。文冢姑援古人例,墓田能否儿孙守。


萤光雪彩听长沦,泉室夜台期速朽。为君辛苦和苏诗,自唱挽歌非自寿。

万岁山 相传明太祖曾至此

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山神不解谀,未免疑真伪。


明祖登兹山,山名与之符。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无。


于今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真人所到即名胜,云气非复寻常同。


呜呼,三百年,明祚毕。崇祯十七外,止有福王一。回首燕京万寿山,可怜龙驭徒萧瑟。


岂若兹山掩薜萝,千秋万岁总嵯峨。太平草木多佳气,莫问前朝事若何。

题唐六如集即赠易笏山方伯笏山自言六如后身也 其二

六如皆幻本非真,明月居然有后身。珍重遗诗与遗画,一时付与再来人。

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 其二

不生不死流民来,流民既来何时回。欲归不可田污莱,欲留不得官吏催。


今日州,明日府,千风万雨,不借一庑。生者前行,死者臭腐。


吁嗟乎,流民何处是乐土。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 四首选三 其一

高冢梅花岭,行人再拜过。荒阡重洒扫,生气未消磨。


遗像清高甚,家书涕泪多。龚钱诸大老,对此竟如何。

落叶 其三

匆匆节序九秋临,无复花阴与柳阴。寒士衣裳未裁剪,美人诗句久销沈。


惊沙滚滚流难塞,伏莽重重迹转深。莫向亭皋频极目,萧条千里总伤心。

汤阴谒岳忠武庙

十年阃外枕雕戈,奈此秦头压日何。南渡君臣生气少,东窗夫妇杀机多。


功高岂意翻成罪,战胜无端更议和。不待吁天诬早辩,精忠二字总难磨。

琴西引疾归里复以诗贻之

问说高堂已白头,书来苦劝早归休。匆匆春梦收残局,落落晨星感昔游。


廿载名场同得失,两家诗派异源流。男儿不副旂常志,尚有名山一席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