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张栻的诗集344条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六

花柳芳妍十日晴,五更风雨送馀春。莫嫌红紫都吹尽,新绿满园还可人。

宿方广寺

俗尘元迥隔,景物自天成。山近四围碧,泉鸣永夜清。


月华侵户冷,秋气与云横。晓起寻归路,题诗寄此情。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雪亭

溪园平广处,雅称雪中游。


疎密看千变,高低共一丘。


寒知松节劲,静觉竹声幽。


还有故人否,当能看小舟。

和元晦怀定叟戏作

路入青山小作程,每逢佳处忆吾人。


山林朝市休在念,认取临深履薄身。

安国晚酌葵轩分韵得成字

桐花三月寒,风雨满江城。


使君晚被酒,千骑过友生。


名谈宿雾卷,逸气孤云横。


挥斥看墨妙,笑语皆诗成。


人物有如此,尔辈赖主盟。


更呼南邻客,共此樽酒倾。


爱我庭下竹,头角方峥嵘。


永怀冰雪姿,宁复世俗情。


新篇一湔祓,凡木不足程。


原言谨封殖,岁晚长敷荣。

送甘甥可大从定叟弟之桂林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原为百炼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谢韩监芍药

一年春事雨声里,十里扬州梦想边。


眼底名花烦折赠,君家风物自嫣然。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其一

默也相从久,吾心念汝多。又为江汉别,空觉岁年过。


气习须消靡,工夫在讲磨。惟应介如石,人事易蹉跎。

送鲜于大任入成都幕

虏马昔饮江,扁舟忆同骛。


翁方为国谋,客以名义故。


安危匪前料,得失渠异趣。


淮壖渺风雪,王中有程度。


息偃多在床,君车不停驻。


初无作难色,所立讵愆素。


嗟我吴门别,风木岁徂暮。


相逢复湘城,往事忍回顾。


独余后凋心,特立凛不惧。


莫邪虽云利,宁作囊锥露。


善藏要有待,小试随所遇。


终无缺折虞,岂但走狐兔。


吾州得良牧,民力或可裕。


本根赖封殖,强索费调护。


从容试长思,取急无窘步。


作别忽草草,怀抱复谁付。


他时下瞿唐,访我林下屦。


傥於功名余,更讲末后句。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回首尘寰去渺然,山中别是一风烟。


好乘晴色上高顶,要看清霜明月天。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


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其一

绿叶满园风雨馀,君家花事岭中无。眼明见此复三叹,京洛名园忆上腴。

张子渊携二子西归求予诗为赋此以致乡党之义

穷冬溯荆江,风急波涛怒。张君一叶舟,追逐任掀舞。


时从古岸边,颇得班荆语。君家岷山下,须眉挟风雨。


万里垂橐归,问君自何苦。两儿才过膝,秀色隐眉宇。


昨者试省中,旁观正如堵。诵书声琅琅,亦复记训诂。


呼前与酬答,进止良应矩。我为三咨嗟,每见必摩拊。


祝君须爱惜,事业贵有序。美质在陶冶,如器无苦窳。


道远方愁予,速成戒自古。可使利欲风,居然熏肺腑。


良心人所同,爱敬发端绪。岷江本一勺,东流贯吴楚。


但当养其源,日进自莫禦。君归闭门思,予言或可取。

七月旦日晚登湘南楼

又书稍去眼,日夕是微凉。


高楼一徙倚,清风为我长。


渔父荫深樾,归人度浮梁。


仰看河汉明,俯视群山苍。


平生会心处,於此故难忘。


旧闻水东胜,岩峦发天藏。


岂无一日暇,勇往聊徜徉。


民瘼未渠补,况敢怀乐康。


天边云物佳,似复为雨祥。


秋成傥可期,岁晚或自强。


当从农家鼓,一历水云乡。

外弟信臣总干西归驻舟沙岸得半月之款于其行口占道别

外家源流远,文物被诸孙。嗟我数年来,颇识佳弟昆。


酥酪本同味,兰芷非殊根。竞爽有如此,知当大其门。


信也来过我,气貌清而温。方忻驻足地,中有静者存。


皎然明月光,岂复受浊浑。埙篪迭和时,此理试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