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张栻的诗集344条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其一

默也相从久,吾心念汝多。又为江汉别,空觉岁年过。


气习须消靡,工夫在讲磨。惟应介如石,人事易蹉跎。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其三

晴日东山饱看花,归来野路已昏鸦。坡头认得疏篱处,薝卜林中李老家。

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

颇闻东山盛行乐,坐想风前酒兴豪。


领略正应胸次别,吟哦更觉笔端高。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其一

绿叶满园风雨馀,君家花事岭中无。眼明见此复三叹,京洛名园忆上腴。

送黄子默

元佑不复见,太史今诸孙。


人物尚论世,典刑故犹存,


酣歌拓金戟,三年佐雄藩。


超然车马中,高韵独孤骞。


永怀白鸥盟,修竹满故园。


得句见眉睫,外慕何足言。


顾以感知己,跋马向修门。


朝开英俊管,王度待讨论。


小试翰林手,乘槎薄昆仑。


我懒卧衡麓,秋风撷兰荪。


交游叹益落,拭目看腾掀。


轩冕岂足贵,政尔名义尊。


执手念相闻,此意古所敦。

送鲜于大任入成都幕

虏马昔饮江,扁舟忆同骛。


翁方为国谋,客以名义故。


安危匪前料,得失渠异趣。


淮壖渺风雪,王中有程度。


息偃多在床,君车不停驻。


初无作难色,所立讵愆素。


嗟我吴门别,风木岁徂暮。


相逢复湘城,往事忍回顾。


独余后凋心,特立凛不惧。


莫邪虽云利,宁作囊锥露。


善藏要有待,小试随所遇。


终无缺折虞,岂但走狐兔。


吾州得良牧,民力或可裕。


本根赖封殖,强索费调护。


从容试长思,取急无窘步。


作别忽草草,怀抱复谁付。


他时下瞿唐,访我林下屦。


傥於功名余,更讲末后句。

送曾裘父

交旧间何阔,能来浃日留。


还寻佳橘颂,惜别仲宣楼。


探古书盈屋,忧时雪满头。


绝思黄阁老,招隐意绸缪。

是日二使者出游晚凉有作

疎风细雨随华节,西浦东山总胜游。


拙守亦忻凉意好,挑灯清坐读春秋。

送李崧才归闽二首

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


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


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


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题唐兴寺湘江亭

寺废苍崖耸,江回远岸明。


风霜摧翰墨,岁月老丝缗。


兀坐知茶味,闲行忘去程。


长哦伊水句,回首右为情。

送杨廷芳 其三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槃。

龙孙竹生辰阳山谷间高不盈尺细仅如针而凡所以为竹者无一不具予寘石斛中暮春生数笋森然可喜为赋此

小竹如针能具体,方春茁笋更堪怜。乾坤妙用无馀欠,隐几旁观为莞然。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

聪明用处翻多暗,机巧萌时正自痴。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

和元晦马迹桥

便请行从马迹桥,何须乘鹤簉丛霄。


殷勤底事登临去,不为山僧苦见招。

次韵赵漕 其一

中宵忧岁不成寐,一雨为霖敢自虞。应是行台借馀润,故教均泽及樵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