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曲竹

放出一头地,出墙梢更新。


傍人为称屈,素志肯求伸。


苦节变甘节,曲身成直身。


青霄看直上,莫忘手援人。

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沧水海豹来京畿,系裙尧舜深恶之。


元佑政和能几时,女真航海来乞师。


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国何与潜与期。


岛夷日张耶律卑,城门失火殃鱼池。


督亢虽入空无赀,免夫赋及东南垂。


庙谟颠倒几逆施,中原丘墟责谁尸。


高皇匹马兴涣濉,南巡国步尤阽危。


神旌北指虏屡隳,天虽悔祸庭未犁。


两邦交聘玉节驰,廿年不见红旌旗。


狂胡穷凶不自知,意欲投箠凌江湄。


安知送死芜城西,倒戈势如蚁溃堤。


三年拜赐无能为,再寻和议平创痍。


中间纪载纷是非,颠末不备多怀私。


痛定泣血作者谁,佥言乱华疑传疑。


徐君忧世老不衰,会粹众作无棼丝。


东观直笔多所资,蓬莱汉阁生光辉。


儒荣名堂本训辞,大书流咏见丰碑。


我昔假吏陪琬圭,故宫禾黍伤离离,


洪河大山望而悲。壮士无数胡马肥,


谓国有人何至斯。此心耿耿泪自挥,


年运而往不可追。因君来觅儒荣诗,


感触义概矢以词。无由纵览读书帷,


愿得版行用激臣子无穷思。

送李伯和吏部提举浙东伯珍寺丞将漕夔门

奕奕君家好弟兄,皇华交映棣华明。


几年并列金闺彦,同日俱持玉节行。


万里往临夔子国,一江先到越王城。


会闻归取青毡旧,都似当年老贰卿。

范致政挽词

义侠久无迹,吾乡见此翁。


紫微欣税驾,飞将许同功。


银茜联恩渥,金兰蔼义风。


虽增嬴博恨,犹喜桂成丛。

恭人胡氏挽词

懿行表闺房,情亲共衋伤。


绣衣来宅相,彤管著铭章。


苹涧谁供祀,藁砧空悼亡。


芝兰俱秀发,所恨失元方。

初出燕山

去国三千里,还家第一程。


都缘人意乐,便觉马蹄轻。


落日催心速,飞云逐望生。


莫嫌归去晚,犹得趁清明。

劝农

一番好雨润桑麻,和气欢声十万家。


太守劝农才出郭,老农含哺竞随车。


土膏泽泽地宜稻,云物阴阴天养花。


愿得四方无旱潦,尽教乐岁似东嘉。

张夫人挽词

妇德天然备,肥家五十年。


平生勤内则,晚岁识真诠。


倒廪非徼福,翻经亦应缘。


于门有孙子,佳气蔼新阡。

渡扬子

江豚吹浪雨飕飗,望断天涯人白头。


一舸乘风渡扬子,数鸥导我过瓜州。

送钱伯同寺丞守严陵

去年送君来,今年送君归。


君善全去就,我独念别离。


君是忠孝家,袭紫传金龟。


门户二百年,所寄在一夔。


少年便老苍,况今更险夷。


不独妙言语,理窟深莫窥。


健笔照手泽,典刑从可知。


向来御祥琴,欲把江海麾。


促召归旧班,退食方委蛇。


世事等飘瓦,人情叹燃萁。


向非浑金质,百炼岂不衰。


浩然赋归欤,洁身而去之。


为僚曾未几,弃我忽若遗。


君既弃我去,谪仙复追随。


陡去二良友,掺祛重分岐。


前别易再会,今见当何时。


才具素绝纶,涵养日以滋。


且为牧严陵,赤手摩疮痍。


归来应不晚,青毡当属谁。


愿君厚自爱,岁寒尚相期。

送王仲矜倅兴元

蜀道难,难於上青天。


蜀道易,易於履平地。


蜀山天险固自若,视难为易在人尔。


王尊真有四方志,叱驭径行了无累。


早登岷峨仕阴城,谈笑动行千万里。


汉中由来说鸡肋,意谓弃之为可惜。


君今此去良似之,更欲远游寻故迹。


汉都南郑启炎图,秦置石牛山径闢。


淮阴拜将余高台,武侯葬处空松柏,


大笑出门何慨慷,天涯离愁各尽觞。


荷君走马却笑我,李侯参语夜未央。


君方往蹈功名机,何止别驾歌王祥。


先正九年遗爱在,更携故笏访甘棠。

赠郑相士

知君冰鉴照人寒,我相儒酸未足观。


东甬从来多俊秀,为烦著眼细寻看。

陈崇道挽词

未第声先振,才官节已奇。


精诚与神合,隐行畏人知。


晓境终无玷,遗文尚可师。


功名齎志殁,回施称家儿。

王遂安挽词

学问自冰翁,词章耸巨公。


不慙循吏传,真有古人风。


扪虱书犹在,飞岛迹遽空。


人琴悲人敬,三读怆深衷。

访留昭文於范村山閒不得见

黄扉处士掩松关,小立松风去住难。


可叹山中真宰相,未容神武挂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