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刘望之图录惠示文卷次韵为谢

吾闻三峡江,湍流下无底。


吾闻岷峨山,耸秀且千里。


坤维气淑灵,所产多名士。


高文既铿然,特立亦卓尔。


久慕黄中刘,近有贡公喜。


亟从蜀士问,人物定谁比。


少年负奇节,论事如翻水。


万里见张胡,义激非气使。


贤关遂为寮,八尺见英伟。


诸君皆敛避,相与推德齿。


惠我舂容篇,句法参子美。


再诵平生言,徐者真近似。


战国信徒劳,秦贪不知止。


汉唐取与守,反覆皆造理。


藩镇论加详,河朔纷鼎峙。


词源既渊深,浩博渺无涘。


从今使诸生,教育均蒙被。


论议归正平,辞章扫浮靡。


古人去已远,时毋分彼此。


君其挽之回,续弦须凤髓。

又次蒋甥仲愚韵

山色空濛雪更奇,满空击碎吠琉璃。


寒侵茅屋春无寐,冻合梅花夜不知。


泛泛轻舟胜路滑,洋洋流水乐人饥。


兴来但觉酒肠阔,江海安能实漏卮。

南山广莫轩

广莫乘风隘九州,乱山无数点平畴。


一千里外在吾目,三十年来无此游。


地下天高俱历历,鸢飞鱼跃两悠悠。


昌黎费尽南山句,旷望还能似此不。

盛夫人挽词

婉嫕闺中秀,清高林下风。


相夫能尽礼,教子使移忠。


边郡官无旷,都城养得终。


壶彜今具在,流庆复何穷。

送从子渊宰浦江

谁云宦路足岖嶔,送子之官独放心。


廉介有余无矫亢,谦恭已甚自崇深。


安舆何用资三釜,庆问时能抵万金。


公退读书三子侍,县斋松竹已成林。

杨待制挽词

事契因同荐,交情晚益亲。


半生文会少,万里宦游频。


别后书犹湿,归来迹遽陈。


何能发潜德,空有泪霑巾。

谢潘端叔惠红梅 其六

旧见寒花蜡蒂红,宁知沁入雪肤中。绝怜金谷佳人坠,到地馀香散晓风。

陈文懿公挽词 其二

文最宜为诰,尤能简上心。周旋銮掖久,惆怅玉堂深。


去国身仍远,还朝病已侵。三山风引去,云海竟沉沉。

北行雪中渡淮

风捲清淮夜不休,晓惊急雪遍郊丘。


坐令和气三边满,便觉胡尘万里收。


瑟瑟江头辉玉节,萧萧马上点貂裘。


归来风物浑相似,二月杨花绕御沟。

钱殿撰挽词

隽誉蜚庠校,孤忠动冕旒。


捄荒心欲折,忧国鬓先秋。


惠满长江水,风清八咏楼。


禁途交一臂,人物等闲休。

谢文思许尚之石函广陵散谱

叔夜千载人,生也当晋魏。


君卑巨寖强,駸駸司马氏。


幽愤无所洩,舒写向桐梓。


慢商与宫同,惨痛声足备。


规橅既弘阔,音节分巨细。


拨刺洎全扶,他曲安有是。


昌黎赠颖师,必为此曲制。


昵昵变轩昂,悲壮见英气。


形容泛丝声,云絮无根蒂。


孤凤出喧啾,或失千丈势。


谓此琵琶诗,欧苏俱过矣。


余生无他好,嗜此如嗜芰,


良夜或无寐。向时几似之,


激烈至流涕。素考韩臯言,


神授托奇诡。别姊取韩相,


多用聂政事。近读清真序,


始知石函秘。贤哉许阿讷,


自言家有此。文君昔宝藏,


人亡琴亦废。荷君重然诺,


写谱远相寄。按柏三十六,


大同小有异。此即名止息,


八拍信为赘。君远未能来,


我老从此逝。何当为君弹,


更穷不尽意。

刘德修右史去国示所和从父东谿及杨子直诗走

东谿诗似老弥明,倾盖论诗绝点尘。


笔墨为供无尽藏,江湖乞得自由身。


出门远送成惆怅,无计相留更主臣。


但愿皇天开老眼,不应空谷滞斯人。

寄题蜀李氏义概堂

养气非为侠,轻财弗市恩。


仁声高月旦,义概彻天阍。


称美推贤嗣,扬名有顺孙。


活人几百万,何止驷容门。

戴迪功挽词

好学数仍奇,躬行家遂肥。


时将诗自乐,晚悟世俱非。


教子惟黄卷,高门看绿衣。


阿连悲未泯,无泪为君挥。

灵芝寺

送客灵芝寺,恁阑山有无。


自从朝北阙,始得见西湖。


烟外移轻桨,波间浴野凫。


清寒不可驻,回首又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