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题庠老颐庵

下震上艮,下动上止。


分明两片口脣,包著许多牙齿。


祸自此出,故以言语为戒。


病自此入,故以饮食为忌。


庠者养也,颐者养也。


名庠而住颐庵,知他养个甚底。


直待吞却栗棘蓬,更与吸尽西江水。


莫问这边那边,都是一个道理。

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

两夫持镰行我先,巧寻径路其智专。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气已出层峰巅。


何郎鲍叔饱经历,胜处一一手自编。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


当年共登青云梯,今日邀我为击鲜。始观神龟闯清泚,上有石壁来飞泉。


隐清遗基平可坐,下顾乱石如磨鋋。悬崖双瀑洒空雪,来自一握孤云天。


却从下流溯深险,崎岖直到清潭边。朝阳射光破幽閟,断虹上下遮潺湲。


传闻高山更高处,雅有行路从西偏。同行无乃深好事,杯酒自犒脚力全。


诛锄荆棘穷鸟道,欲进不得意愈坚。旋呼僮仆累危石,笑采野菊聊盘旋。


扪萝腾身上苔磴,往往欢呼争著鞭。侧行危步汗浃背,石角或使衣裳褰。


少焉身在双瀑上,又见高派冲泓渊。自笑泉石成膏肓,爱赏不减蚁慕膻。


巉岩数峰巧遮护,妙处二老初无传。脱迹尘埃到此地,便觉神思飘飘然。


回首江南尘一聚,城郭历历眼俗穿。相期更看水流处,步履未倦夸轻翩。


一上千尺穷山椒,碧涧靡迤流苍烟。寻源不能且忘返,石猊巍踞惊神镌。


退求归径惘难问,藤萝所在相萦缠。我方踟蹰风烟表,披披衣袂身欲仙。


晚归招提各痛饮,读尽屋壁长短篇。截筒环山笕清驶,窍出珠穗心亦怜。


棋枰相与论瓜葛,横琴不妨挥五弦。人生易老费扶掖,胜具大率须少年。


伊余历聘佳山水,爱奇切慕太史迁。明年炎暑袭故步,与君共枕清流眠。

刘德修赴遂宁示和篇改除荆南复寄之

老矣思归铗屡弹,七旬望八合抛官。


我将东去计安出,君欲西还事亦难。


好向渚宫寻故迹,更从雄楚纵遐观。


上游正倚公为重,莫向蓬谿更上滩。

莫子执挽词

乐有父兄贤,谈经绛帐前。


桂林孤素志,芹泮老遗编。


小阮情何切,童乌业未传。


槔閒最崇笃,口口话齐年。

书吴梦予古乐府后

古来乐府近来无,笔力如君却有余。


日恐遗音亡正始,喜闻新作过黄初。


不夸艺苑徒工瑟,应免侯门久曳裾。


更向江西诗窟去,他年时寄一行书。

太恭人刘氏挽词

卫氏一儿足,他人总不如。


一麾欣义檄,千骑拥潘舆。


台岳伤归旐,青山满送车。


佳城流庆远,旁可万家居。

别王恭叔

两儿虽近隔江潮,赖有王郎慰寂寥。


远侍双亲官道院,为同尽室饯西桥。


脑脂遮眼最关念,客路寻仙勿惮遥。


别后飞缄问安否,数来谷口访山樵。

送万耕道帅琼管

黎山千仞摩苍穹,颛颛独在大海中。


自从汉武置两郡,黎人始与南州通。


历历更革不胜计,唐设五筦如容邕。


皇朝声教久渐被,事体全有中华风。


生黎中居不可近,熟黎百洞蟠疆封。


或从徐闻向南望,一粟不见波吞空。


灵神致祷如响答,征帆饱挂轻飞鸿。


晓行不计几多里,彼岸往往夕阳舂。


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


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径集番禺东。


不然舶政不可为,两地虽远休戚同。


古今事变无定论,难信捐之与扬雄。


四州隅分各置守,琼台帅阃尤尊崇。


高雅大纛拥方伯,鼓吹振响惊蛟龙。


汉家威名两伏波,卢丁以来几宗工。


卫公精爽尚如生,妙语况有玉局翁。


史君吏事素高了,明若古镜摩青铜。


叱驭行行不作难,平生惟仗信与忠。


布宣王灵万里外,益使向化来蛮賨。


第惟遐方习疎慢,政化要当率以躬。


雾中能见越王石,自然心服令易从。


顽犷未率宜以渐,勿示骇政先含容。


平平之策用定远,下下之考书阳公。


吏民生长固安土,尚当摩抚如童蒙。


属僚宦游岂得已,士多失职悲途穷。


名分卑尊不可紊,更念何处不相逢。


官事既了与无间,可使知气俱冲融。


乡闾惜别情所钟,临岐为倾琥珀浓。


手遮西日念远去,欲留奈何鼓逢逢。


愿君稳度三合溜,早归入侍明光宫。

送刘淳叟博士倅豫章

熟知明主可忠言,奏牍方陈意已传。


人言能逊千乘国,我自能补九重天。


拔山转石孰难易,烂额徙薪谁后先。


不用更论如许事,把君征袂且茫然。

题汪季路家藏吴彩鸾唐韵后

旧说仙人吴彩鸾,日书切韵归毫端。


不应神速有如此,令人至今疑稗官。


相传此事三百载,谁知真迹俨然在。


笔精墨妙信入神,间以朱丹倍晶彩。


法言初为此韵时,賸裒文字觉后知。


宁知遂经谪仙手,讳字曾阙民与基。


经生矻矻尽精力,摩以岁月或可得。


动翰如飞犹恐迟,一日一挥出心画。


神仙之说云渺茫,仙凡配耦尤荒唐。


萧史弄玉乘凤去,蓝田空说容裴航。


文箫之遇真是否,岂此虚名传不朽。


五篇历历为全书,始信传闻是真有。


当时所直才五缗,于今千金价未均。


十年盖有数百本,未知几本传今人。


惜哉字画太纤细,后日传之知几岁。


只今已有字不全,欲镌翠珉固非易。


我踰七十方见之,暂借一观聊自怡。


平生愿见心便足,何必更谋身后为。

尚书张公挽词

抚字推循吏,论思领从班。


宏才名北阙,高兴属东山。


同岁叨崇笃,比邻足往还。


旧游成昨梦,衰涕不胜潸。

戏和淳诗卷

琴弈心偏好,丹铅手自磨。


衰翁会同社,吾子揖余波。


歌动玉条脱,酒倾金叵罗。


好为文字饮,行乐未宜多。

彭宜义挽词 其二

籍甚清湘守,脩名所在闻。宦途资畏友,家训仰严君。


归路飞丹旐,长空惨白云。生刍不成奠,挥涕想江濆。

送王恭父仓部知洋州

天清无云秋气明,好风丛桂传芳馨。


乃於此时送君行,江空目短难为情。


蚤从两川驰大名,眉宇莹彻春壶冰。


语辄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钧鸣。


寿皇一见喜不胜,璧水道山照群英。


潼川题舆远有声,痛洗盐筴疲民醒。


天子呼来再登瀛,典领著作承明庭。


绝域往陪苏子卿,马上谈笑胡人惊。


归来期君侍西清,胡为西去谋专城。


士友重叹君不譍,视此进退秋毫轻。


洋川风物天下称,文翁流咏人载赓。


当时犹待郡政成,君今未到意已倾。


岢峩大艑秋江澄,图史万卷鸥与盟。


残编断轴恐飘零,数辈装潢手不停。


我亦重来预彯缨,三日不见鄙吝生。


况此掺祛将长征,欲挽不留鸿冥冥。


赐环勿惮万里程,江山多助笔纵横,


黼藻王度扶中兴。

谢林德久正字惠诗次韵

老我甘投閒,晏然十三秋。


兹来何所似,反衣狐白裘。


京尘素为缁,梦寐思首丘。


低徊未成去,黾勉终自羞。


久闻歌楚骚,欲见知无由。


诗文惠盈轴,一诵消百忧。


便当细论文,夜雨同春蒭。


平生万事了,此去复何求。


尚贪未见书,痛洗千斛愁。


得此不翅足,携归老先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