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复见官军诗

元帅平京邑,欢声夹道闻。不图当此日,复得见官军。


将钺来何莫,壶浆意已勤。重瞻貔虎士,尽扫犬羊群。


王旅方驰电,民心极望云。长安十万户,拭目待吾君。

江西李君千能能和墨及画梅艮斋许以三奇而诗非所长也

游艺无小大,要皆知本原。后人率意作,终当愧前贤。


老潘妙对胶,法从玉局传。或假季心名,空扫千镫烟。


补之貌梅花,疏瘦仍清妍。折枝映月影,真态得之天。


李君信雅尚,二者将求全。诸公竞称许,试之乃诚然。


江西有诗派,皎皎俱成编。兹事未易窥,属君尚加鞭。

戌溪道中

寒潮高於埭,黄流濯西河。


人牛力俱壮,相与冲流过。


潮落势叵御,转樛依丘阿。


暮霭起平楚,阴云翳寒莎。


夜分潮复上,橹声相轧摩。


大江渺无津,不知身在何。


余生一虚舟,兀然听风波。


吾亲白云下,况尔方卧痾。


远游非吾事,归矣毋蹉跎。

李才翁贺除天官次韵

九年奔走只思闲,归梦时时堕故山。


已媿演纶词禁上,更堪曳履侍臣閒。


官曹顾我空无补,世事惟君了不关。


但欲相从游物外,不应久此玷清班。

题孙谷桥墦间图

因知义利本殊途,莫笑墦间乞祭徒。


正使往来多显者,此中万要著工夫。

阿虞试晬戏作

阿虞匍匐晬盘中,事事都拿要学翁。最是传家清白处,不将双手向顽铜。

寄题延平范氏六桂堂

高门儒效许谁同,秀气于今照演峰。


家学一椿连五桂,地灵两剑化双龙。


三人衣钵清名接,累世簪缨庆事重。


彼茁孙枝更林立,不须万户羡侯封。

宿育王山涵秋

清秋来此宿涵秋,雨后山泉自在流。


夜暗寒声锵玉佩,灯明清影粲珠旒。


枕流正自怜孙楚,洗耳何须效许由。


我亦暂来专一壑,倚栏耽玩不知休。

送颜希圣尚书守泉南

圣朝宝运开虞唐,太平天子垂衣裳。


恢张治具崇儒良,孰不愿依日月光。


用之则行舍则藏,孔门贤德遥相望。


朝望方隆位文昌,跬步可到中书堂。


问公拥麾何太忙,公独三请志益刚。


俞音一下冥鸿翔,行李径出临涛江。


争留孔戣动朝行,公更伛俯不敢当。


老成全德真圭璋,温如春风严如霜。


柏台峩豸肃朝纲,贤关向风士气扬。


大天小天称公方,五年吏奸盖而彰。


金华劝讲言加详,明主倾听谈皇一。


盍膺枋除任赞襄,名遂身退天所臧。


明哲保身身更康,高风可仰不可量。


泉山壤土接临漳,健牙千里开封疆。


老龙负图宠煌煌,何殊衣锦还故乡。


贱子薄宦接王杨,曾陪御史临文场。


风帘官烛夜未央,剧谈犹记声琅琅。


兹来误忝尚书郎,始寻故步依门墙。


西风津头望归艎,挽公不留远予将。


两宫念公未讵忘,公虽远去如在旁。


庶几重来上钱塘,夹辅大业恢中邦,


傥有重事须平章。

送林子方吏部将漕江东 其四

殿庐官烛对风帘,郎舍修篁共一檐。别日苦多良晤少,掺袪不耐雨纤纤。

送潚丞剡川

工部丞崑丘,我生丁巳年。


比吾既逾冠,再转丞金囦。


年龄过半百,奏子哦松轩。


亲见勤小物,如彼少壮然。


受输导行费,略不取一钱。


飞糠至眯目,犹恐劳弗宣。


汝方壮有室,行行贰剡川。


地近既便亲,俸外有圭田。


惟当念尔谊,奉职罔不虔。


邑无不当问,事亦不得专。


退无为避事,进勿至侵权。


庄生才不才,其间要求旃。


去年苦旱歉,谷熟殊颇偏。


未知催科时,何取何当蠲。


二十七乡民,户口富人烟。


去天曾不远,美恶易以传。


大宁九十余,父母俱华颠。


况子勤干蛊,岂不深爱怜。


食禄须尽瘁,毋叹我独贤。


不应频往来,恃有檄可沿。


时时寄安书,何殊在目前。


秋赋已复近,公余更加鞭。


金罍喜接境,一水通乡船。


他时傥少病,尚能催击鲜。

次韵五诗·谕悲秋者

黄云万顷一时收,喜见高空风露秋。
岁事及今将告毕,人生到老盍归休。
固知景物能与感,亦有痴人苦过忧。
胸次果然无一累,岂容秋月使人愁。

谢湖山居士示和陶诗

渊明千载人,同节仰孤峭。


岂惟辞督邮,莲社不得召。


书不求甚解,眼高得玄要。


诗亦本无意,但写胸中妙。


齐梁纷众作,嘈杂春禽叫。


稚子候檐隙,文通剧搜绍。


矫矫玉局翁,尚友谢浮漂。


饱喫惠州饭,追和欲同调。


湖山老居士,宏才盍廊庙。


出入官五纪,怀归自年少。


屡赓归来辞,吾行有先兆。


老龙卧林壑,年高德弥邵。


向来批敕手,甘心事耕钓。


筑室据仙居,泉石造深穾。


亭榭望堂皇,蓬莱对圆峤。


涉园日成趣,遇客酒频釂。


岩岩鸾鹤姿,炯炯双眸瞭。


堕体黜聪明,坐忘乐遗照。


西畴时告春,东臯快舒啸。


襟期古暗合,此事不容诏。


尽和靖节诗,笔走追风骠。


又如裴旻剑,腾空径投鞘。


人生嗜慾深,山林不供烧。


何当从公游,翛然宁荷蓧。


小子敢言诗,未免事华彯。


西施难效颦,邯郸恐贻笑。


思欲焚旧藁,世味轻咀嚼。


稍寻韦苏州,旁引孟贞曜。


绝去翰墨畦,毋凿浑沌窍。


尚或庶几焉,未暇期速肖。

送杨嗣勋校书守眉山

我生东南陬,不识蜀道难。


观君眉宇秀,想见岷峨山。


汉廷射策时,连璧照鸳班。


伯氏书万言,逸驾不可攀。


兹焉从君游,颇得窥一斑。


仙凡隔弱水,接辞良亦艰。


矧兹万里别,望望何当还。


三苏骑鲸去,词章满人间。


岂无后来者,遗珠有余叹。


愿君效乐全,飞章达天关。


报国此最急,余事付等闲。


宣室行见思,朝暮当予环。


别语敢言诗,属联不容悭。

李公执挽词

乃翁志欲卧烟霞,宅枕清江欲泛槎。


心地共知容渤澥,梦魂曾不到京华。


伯鱼久已闻贤训,魏子端能起外家。


瀰望三江梁下水,陇西德泽信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