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蔡戡的诗集163条

忆小儿

中年再举子,可喜亦可怜。半晬已知父,举手拊我肩。


欲别不忍去,离怀重悽然。儿生苦多病,此念有拳拳。


江声鏖旅枕,展转不得眠。恍若闻儿声,常如在目前。


我思不能已,汝病何当痊。王事相促迫,平明又加鞭。

燕坐小阁

丈室翛然一物无,平生习气痛消除。药炉经卷常为伴,酒盏茶瓶自作疏。


老去头颅休更问,本来面目竟何如。泛观博览浑无用,且读西方贝叶书。

东归喜而有作

投老何堪再落南,病躯宁敢望生还。


空惭马援标铜柱,自分班超老玉关。


万里梅花愁思外,五湖烟水梦魂间。


诏恩幸喜归田里,旋筑新堂榜爱閒。

岩仲八兄有苕溪之行草酌话别而次何叔养正十二兄爽约不至坐客唯三人因以诗纪之

自古推同姓,相从弟与兄。已占东井聚,谁谓泰阶平。


龙友当为首,鹓行近有声。同坚岁寒操,终始勿渝盟。

刘公实母夫人董氏挽诗

列寺名卿重,慈闱寿母尊。


眼中看五世,膝下拥重孙。


九九登遐算,三三达妙门。


哀荣极终始,全福更何言。

奉和子真学士咏雪之什

千里同云欲曛黑,风掠寒郊声摵摵。


初疑窗外忽增明。


俄见阶前已纷积。


晓来戏作漫天飞,腊后喜占平地尺。


回飙凌乱竞穿帘,作态横斜巧投隙。


乾坤浩荡迷俯仰,唯有寒江湛空碧。


扁舟远访漫乘兴,败履徐行间留迹。


向晚渔蓑入画图,清夜鸡窗映文籍。


从教高卧野人庐,未饶低谒王侯宅。


灞桥才子更清绝,强把枯肠苦搜索。


最怜扰扰雪中人,晨突无烟有饥色。


何当三白兆丰年,尽挽八荒归乐国。


不但新春压空瘴,且喜明年饫麩麦。


我家赖有二顷田,老去功名慵转剧。


人生一饱复何求,卒岁优游聊自得。

送九兄佥书归二首

中年仍再别,归意苦难留。


风雨伤心夜,江山满目秋。


西堂诗入梦,东阁酒添愁。


他日荆溪上,无违具一舟。

琼花

平生湖海气,浪自青云期。


一为蓬莱游,时动泉石思。


徒糜太仓粟,饱食终日嬉。


尸素亦已甚,勇退夫何疑。


直道无所愧,愿学柳士师。


归来食不足,三叹汝坟诗。


亲老尚择禄,富贵当何时。


捧檄强自喜,安敢辞驱驰。


顾我性萧散,轩裳缚伊尼。


何当出幕府,还把江海麾。


思亲匪怀土,此意惟君知。


君抱四方志,扁舟羡鸱夷。


要先句践霸,乃以西子随。


不妨食肉相,兼有绝俗姿。

李粹伯侍御挽诗 其一

妙龄才气已无双,军阵飞扬翰墨场。白简空馀遗藁在,锦囊应有近诗藏。


生前且尽杯中物,死去犹堪地下郎。逸气不应埋宿草,会看千丈吐光芒。

予顷岁持节湖湘今二十四年白首重来亲旧十无二三感而有作

落日放扁舟,潇湘生暮愁。故人疑不见,离思渺难收。


鼓瑟空遗恨,吹箫忆旧游。刘郎今老矣,霜鬓不禁秋。

介卿送方竹杖以诗谢之

何必穷搜到大宛,仰山龙种出天然。


直方自得坤爻动,坚瘦宜居灵寿先。


剩喜登山扶病足,不妨倚壁伴清眠。


故人若问今无恙,不似山僧故削圆。

水阁偶成二首

徒倚危楼久,无言对夕晖。


野花随处发,水鸟傍人飞。


自觉身无累,那知世有机。


何劳战蜗角,万事转头非。

龚彦则送水栀小盆口占为谢

动人春色不须多,一点幽香叵奈何。


檐卜林中谁折得,故令相恼病维摩。

齐子余侍郎挽诗

玉筍班中第一人,堂堂风采照公卿。


箕裘四世儒科贵,簪橐三朝法从荣。


广厦细旃多启沃,黄扉青琐罄忠诚。


经纶未了犹遗恨,信史空留后世名。

同顾广文游西湖

老来多病盍归休,只为江山得少留。


万顷澄波环胜境,千峰倒影漾中流。


十年两作西湖长,一日同为北牖游。


预约他时官事了,与君重醉百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