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隆基的诗集72条

诗送玄静先生赴金坛

紫府烟霞士,玄宗道德师。心将万籁合,志与九仙期。


绝俗遗尘境,同人喜济时。访经游玉洞,敷教入瑶墀。


茅岭追馀迹,金坛赴远思。阴宫春旧记,阳观饬新祠。


缅想埋双璧,长怀采五芝。真灵若可遇,鸾鹤伫来兹。

饯王晙巡边

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金坛申将礼,玉节授军符。


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馀。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


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风扬旌旆远,雨洗甲兵初。


坐见台阶谧,行闻袄祲除。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


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游兴庆宫作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


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


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

批答安禄山贺雪兼赐口号

腊月忻三白,嘉平安四邻。预知天下稔,先为物华春。

过老子庙

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过王濬墓

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


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


不观松柏茂,空馀荆棘场。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送张说巡边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

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


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


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

过晋阳宫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观拔河俗戏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

喜雪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霙。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登封何以报,因此谢功成。

春台望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初莺一一鸣红树,


归雁双双去绿洲。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甘泉逶迤亘明光,


五柞连延接未央。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为想雄豪壮柏梁,


何如俭陋卑茅室。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


薄暮赏馀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途次陕州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