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李隆基的诗集72条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

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楼下风光晚,城隅宴赏归。


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


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

过晋阳宫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

喜雪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霙。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登封何以报,因此谢功成。

过大哥山池题石壁

澄潭皎镜石崔巍,万壑千岩暗绿苔。


林亭自有幽贞趣,况复秋深爽气来。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春台望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初莺一一鸣红树,


归雁双双去绿洲。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甘泉逶迤亘明光,


五柞连延接未央。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为想雄豪壮柏梁,


何如俭陋卑茅室。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


薄暮赏馀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早度蒲津关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


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幸凤泉汤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赐道士邓紫阳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经河上公庙

昔闻有耆叟,河上独遗荣。迹与尘嚣隔,心将道德并。


讵以天地累,宁为宠辱惊。矫然翔寥廓,如何屈坚贞。


玄玄妙门启,肃肃祠宇清。冥漠无先后,那能纪姓名。

送贺知章归四明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