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韩愈的诗集508条

琴曲歌辞。龟山操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


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邪?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长庆二年,裴度罢)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醉留东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贞女峡

江盘峡束春湍豪,雷风战斗鱼龙逃。


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龙移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谢自然诗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


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驱车领官吏,氓俗争相先。


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


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自从二主来,此祸竟连连。


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衣及饥食,在纺绩耕耘。


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祭鳄鱼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桃源图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


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


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近远蒸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断丧前王,


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


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


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原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青青水中蒲二首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富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