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欧阳修的诗集314条

忆汉月

红艳几枝轻袅。新被东风开了。倚烟啼露为谁娇,故惹蝶怜蜂恼。


多情游赏处,留恋向、绿丛千绕。酒阑欢罢不成归,肠断月斜春老。

句 其六

秋花不落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

来时沙碛已冰霜,飞过江南木叶黄。水阔天低云暗澹,朔风吹起自成行。

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公。对花何事诉金钟。为问去年春甚处。虚度。莺声撩乱一场空。
今岁春来须爱惜。难得。须知花面不长红。待得酒醒君不见。千片。不随流水即随风。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圣无忧·世路风波险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来扶。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过塞二首

身驱汉马踏胡霜,每叹劳生祗自伤。气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随阳。

玉楼春

南园粉蝶能无数。度翠穿红来复去。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


朱阑夜夜风兼露。宿粉栖香无定所。多情翻却似无情,赢得百花无限妒。

渔家傲

小词,尤脍炙人口。有十二月词,寄渔家傲调中,本集亦未尝载,今列之于此。前已有十二篇鼓子词,此未知果公作否。


正月新阳生翠琯。花苞柳线春犹浅。帘幕千重方半卷。池冰泮。东风吹水琉璃软。


渐好凭阑醒醉眼。陇梅暗落芳英断。初日已知长一线。清宵短。梦魂怎奈珠宫远。

满路花

铜荷融烛泪,金兽啮扉环。兰堂春夜疑,惜更残。落花风雨,向晓作轻寒。金龟朝早,香衾余暖,殢娇由自慵眠。
小鬟无事须来唤,呵破点唇檀。回身还、却背屏山。春禽飞下,帘外日三竿。起来云鬓乱,不妆红粉,下阶且上秋千。

燕归梁

风摆红藤卷绣帘。宝鉴慵拈。日高梳洗几时忺。金盆水、弄纤纤。


髻云谩亸残花淡,各娇媚、瘦岩岩。离情更被宿酲兼。空惹得、病厌厌。

代赠田文初

感君一顾重千金,赠君白璧为妾心。


舟中绣被薰香夜,春雪江头三尺深。


西陵长官头已白,憔悴穷愁媿相识。


手持玉斝唱阳春,江上海花落如积。


津亭送别君未悲,梦阑酒解始相思。


须知巫峡闻猿处,不似荆江夜雪时。

雨中花

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


醉藉落花吹暖絮。多少曲堤芳树。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