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欧阳修的诗集314条

圣无忧·世路风波险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来扶。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过塞二首

身驱汉马踏胡霜,每叹劳生祗自伤。气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随阳。

渔家傲

小词,尤脍炙人口。有十二月词,寄渔家傲调中,本集亦未尝载,今列之于此。前已有十二篇鼓子词,此未知果公作否。


正月新阳生翠琯。花苞柳线春犹浅。帘幕千重方半卷。池冰泮。东风吹水琉璃软。


渐好凭阑醒醉眼。陇梅暗落芳英断。初日已知长一线。清宵短。梦魂怎奈珠宫远。

雨中花

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


醉藉落花吹暖絮。多少曲堤芳树。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

虞美人

炉香昼永龙烟白。风动金鸾额。画屏寒掩小山川。睡容初起枕痕圆。坠花钿。


楼高不及烟霄半。望尽相思眼。艳阳刚爱挫愁人。故生芳草碧连云。怨王孙。

沧浪亭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


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


新篁抽笋添夏影,老◇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


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


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土憔悴天应怜。


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


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


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题东阁后集

东閤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春日词五首 其三

红雾初开上晓霞,共惊风色变年华。香车遥认春雷响,庭雪先开玉树花。

送廖八下第归衡山

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


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


失意倦京国,羇愁成鬓霜。


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阳。

画地学书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感庭秋

红笺封了还重拆。这添追忆。且教伊见我,别来翠减香销端的。


渌波平远,暮山重叠,算难凭鳞翼。倚危楼极目,无情细草长天色。

武陵春

宝幄华灯相见夜,妆脸小桃红。斗帐香檀翡翠笼。携手恨匆匆。


金泥双结同心带,留与记情浓。却望行云十二峰。肠断月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