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出狱次前韵二首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子由闻余下狱,乞以官爵赎余罪,贬筠州监酒。


?

送顿起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


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


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南歌子·寓意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醉翁操·琅然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山坡陀行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南乡子·双荔枝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处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


自小便相随。绮席歌筵不暂离。苦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点绛唇(离恨)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哨遍·春词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满庭芳·香叆雕盘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