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减字木兰花·寓意

云鬟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

三槐堂铭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江城子·江景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临安三绝 石镜

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应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殉佳人。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鹧鸪天·佳人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濠州七绝 观鱼台

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


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豆粥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和子由苦寒见寄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庙谋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南歌子(湖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