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双石(并引)

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


渍以盆水,置几案间。


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


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従鸟道绝峨眉。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image.png

日喻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滕达道挽词二首 其一

先帝知公早,虚怀第一人。至今诗礼将,独数武、宣臣。


材大虽难用,时来亦少信。高平风烈在,威敏典刑新。


空试乘边策,宁留相汉身。凄凉旧部曲,泪湿冢前麟。

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

蓬瀛宫阙隔埃氛,帝乐天香似许闻。


瓦弄寒蟾鸳卧月,楼生晴霭凤盘云。


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大隐本来无境界,北山猿鹤谩移文。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望海楼晚景五绝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洞仙歌·冰肌玉骨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过旧游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