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江神子·玉人家在凤凰山

陈直方妾嵇,钱塘人氏,求新词,为作此。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尝作数绝以纪其事。

玉人家在凤凰山。水云间。掩门关。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十里春风谁指似,斜日映,绣帘斑。
多情好事与君还。闵新鳏。拭余潸。明月空江,香雾著云鬟。陌上花开春尽也,闻旧曲,破朱颜。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南乡子·有感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薄唤作儿。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


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


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


归田虽贱辱,岂识泥中行。


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尽后,叶飞时。雨凄凄。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

浣溪沙·渔父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题李景元画

闻说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笔势澜翻。


百年寥落何人在,只有华亭李景元。

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


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


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


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


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


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漙。


独醉还独醒,夜气清漫漫。


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弹。


相将乘一叶,夜下苍梧滩。

洞仙歌·冰肌玉骨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