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栖贤三峡桥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


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


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


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


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念奴骄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乘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南歌子 湖州作

山雨萧萧过,溪风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蘋汀。门外月华如水、綵舟横。


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遥指海门青。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菩萨蛮·杭妓往苏迓新守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秧马歌(并引)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


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


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


岂秧马之类乎?作《秧马歌》一首,附于《禾谱》之末云。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藁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朅従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


归来挂壁従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石塔寺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然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二十年,纪忆作此{左言右由}

华清引·感旧

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菩萨蛮(回文)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

银筝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起舞属公公莫起。风里银山。摆撼鱼龙我自闲。

谒金门(秋夜)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