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苏轼的诗集2639条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

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


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


翔禽哀响动林谷,兽鬼踯躅泪迸泉。庞眉深目彼谁子,绕床弹指性自圆。


隐如寒月堕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春游古寺拂尘壁,遗像久此霾香烟。


画师不复写名姓,皆云道子口所传。纵横固已蔑孙、邓,有如巨鳄吞小鲜。


来诗所誇孰与此,安得携挂其旁观。

留题石经院三首

葱蒨门前路,行穿翠密中。


却来堂上看,岩谷意无穷。


夭矫庭中桧,枯枝鹊踏消。


瘦皮缠鹤骨,高顶转龙腰。


窈窕山头井,潜通伏涧清。


欲知深几许,听放辘轳声。

隆中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其一

悽音怨乱不成歌,纵使重来奈老何。泪眼无穷似梅雨,一番匀了一番多。

荻蒲

雨折霜乾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


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

洞庭春色(并引)

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以饷其犹子德麟。


德麟以饮余,为作此诗。


醉后信笔,颇有沓拖风气。


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


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贤王文字饮,醉笔蛟蛇走。


既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


瓶开香浮座,盏凸光照牖。


方倾安仁醽,(潘岳《笙赋》云:披黄苞以授柑,倾绿瓷以酌醽)。


莫遣公远嗅。


(明皇食柑,凡千余枚,皆缺一瓣,问进柑使者,云中途尝有道士嗅之。


盖罗公远也。


)要当立名字,未可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君知蒲萄恶,止是嫫姆黝。


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见,送与襄阳孟浩然。


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


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横池

明月入我池,皎皎铺紵缟。


何日变成缁?太玄吾懒草。

天水牛

两角徒自长,空飞不服箱。


为牛竟何事,利吻穴枯桑。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和陶神释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


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


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


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


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


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


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养髯龙。


如今尺五城南杜,欲问东坡学种松。


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


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

游东西岩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忆黄州梅花五绝

玉琢青枝蕊缀金,仙肌不怕苦寒侵。


淮阳城里娟娟月,樊口江边耿耿参。

次韵和晁无咎学士相迎

少年独识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


胸中自有谈天口,坐却秦军发墨守。


有子不为谋置锥,虹霓吞吐忘寒饥。


端如太史牛马走,严徐不敢连尻脽。


裴回未用疑相待,枉尺知君有家戒。


避人聊复去瀛洲,伴我真能老淮海。


梦中仇池千仞岩。


便欲揽我青霞幨。


且须还家与妇计,我本归路连西南。


老人饮酒无人佐,独看红药倾白堕。


每到平山忆醉翁,悬知他日君思我。


路傍小儿笑相逢,齐歌万事转头空。


赖有风流贤别驾,犹堪十里卷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