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揭傒斯的诗集194条

云锦溪棹歌五首 其二

才过浮石是蓝溪,溪上青山高复低。山中泉是溪中水,寻源直到华山西。

忆昨四首 其三

己巳群儒映壁奎,端阳侍燕宝慈西。线分学士亲臣送,诗赐皇姑御手题。


注酒含春瑶露重,承尘转午锦云低。日斜共出西门道,既醉犹能散马蹄。

济州初度

辞家计日逢初度,迟日暄风在帝京。晓起慈亲望天北,行人初泊济州城。

云锦溪棹歌五首 其一

云锦溪中云锦鲜,好在高秋八月天。西蜀锦江那得似,西湖绿水更须怜。

题王山仲所藏潇湘八景图卷走笔作 其四 江天暮雪

孤舟三日住,不见有人家。昏昏竹篱处,却恐是梅花。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二首 其二

天清照逾近,夜久月将远。墙东双白杨,秋声隔窗满。

临川女

我本朱氏女,住在临川城。家世事赵氏,业惟食农耕。


五岁父乃死,天复令我盲。莫知朝与昏,所依母与兄。


母兄日困穷,何以资我身。一朝闻密言,与盲出东门。


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


行行五里馀,忽有呼兄名。兄乃弃我走,客前抚我言。


我与赵世亲,复与汝居邻。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


我身尽沾濡,不复知我身。汝但与我归,养汝不记年。


涔涔遵旋路,咽咽还入城。城中尽惊问,戚促不能言。


望门唤易衣,恐我身致患。再呼我母来,汝勿忧饥寒。


汝但与盲居,保汝母女全。我母为之泣,我邻为之叹。


喜我生来归,疑我能再明。况得与母居,不异吾父存。


我今已十三,温饱两无营。我母幸康强,不知兄何行。


我母本慈爱,我兄亦艰勤。所驱病与贫,遂使移中情。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祖生诗

浦城孝子身姓祖,自怜性命如粪土。生才五岁遭乱离,有母更被官军虏。


零丁二十八春秋,母纵得生何处求?天地茫茫明月恨,江山漠漠白云愁。


忽得母书惊母在,看书未尽泪先流。书云流落河南县,河南蹋遍无由见。


唐州境上忽相逢,白发萧萧霜满面。谁知喜极情转悲,傍人更问初别时。


千生万死到今日,始为母子东南归。东南迢迢闽山路,入门犹记阶前树。


居人传说尽相看,鸡黍提携竟朝暮。祖生母子真可怜,少壮离别老大还。


同时乡井被兵者,几人骨肉能生全。愿生母子长寿考,四海升平永相保。

画鹰

文梁五色条,秋高意气豪。怒张两目直霄汉,岂与短翮翔蓬蒿。


妖狐昼作猛虎嗥,驺虞并与神麟逃。嗟尔饱食心空劳。

游麻姑山五首 其三 涌雪亭

泉源出地底,仰向云中行。擘厓泻千丈,乱石皆腾狞。


风霆日夜急,雨雪虚空明。不有神物扶,兹山应久倾。


喷薄侧飞鸟,砰訇愁百灵。仙家信为好,喧聒何由平。

长风沙夜泊

长风沙,风沙不断行人嗟。行人嗟,奈君何。南风正高北风起,大船初湾小船喜。


移船更近大船头,不独风沙夜可忧。但祝行人好心事,长江何处是安流。


茅屋参差数株柳,时平尚置官军守。青裙老妪诧鲜鱼,白发残兵卖私酒。


鱼贱可买酒可沽,他人心事知何如!

送袁先辈之旴江

贱贫恋知己,亲爱畏离别。雨罢江色黄,扁舟此时发。


烟绵绿芜远,杳渺孤禽没。行云满西原,麻姑在天末。

送玄上人

清江古镇封溪道,灵峰寺中玉泉好。灵峰上人天上归,亲见六龙天上飞。


涌金门外潮来去,曾是钱塘江上住。十里松风六月寒,梦寐犹思径山路。


自参天目老禅师,始信灵峰路不迷。却被无端徵诏起,等閒来往不曾知。


黄河万里从西下,吕梁百步如奔马。归去山中问玉泉,应向海门深处泻。

题陈所翁双龙图

爱龙画擘玄渊开,万物颠倒随云雷。龙公被发向空下,身是真龙非画者。


铁作须鬣玉作鳞,电出两目云绕身。偶然会合此何处?仰面向天天不嗔。


世间眩转空形影,倏忽变化那能省。高僧说法夜来听,谁道相逢非梦境。


牛斗苍苍风雨暮,泉阿岂识延平路。当时纵无雷焕与张华,未必终藏不飞去。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洞庭南,桂岭北,衡山连延潇湘黑。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间。


祝融不自知,千山万山如回环。回环面面芙蓉里,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遥相望。


半夜每瞻东海日,六月常飞满树霜。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极。


我来正值太平时,况有山僧似畴昔。凭高一览四海空,草间培塿安足雄。


盘盘罗汉台,翕翕炎帝宫。复恐九天上,视我如井中。


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上至今犹板屋。


山僧劝我歌,我歌徒自伤。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与我俱南疆。


我今三十始一见,北望中原天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