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揭傒斯的诗集194条

赋得春雁送张郎中省觐扬州

东风吹归雁,离离翔天侧。朝发衡阳浦,夕过阴山碛。


嘹唳浮云中,万里才一息。眷言思亲者,相望有南北。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洞庭南,桂岭北,衡山连延潇湘黑。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间。


祝融不自知,千山万山如回环。回环面面芙蓉里,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遥相望。


半夜每瞻东海日,六月常飞满树霜。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极。


我来正值太平时,况有山僧似畴昔。凭高一览四海空,草间培塿安足雄。


盘盘罗汉台,翕翕炎帝宫。复恐九天上,视我如井中。


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上至今犹板屋。


山僧劝我歌,我歌徒自伤。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与我俱南疆。


我今三十始一见,北望中原天更长。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 其一

可怜古井门外,依旧钟楼屋西。何处高吟痛饮,黄华翠竹都迷。

渊明归兴图

家贫无酒饮,聊欲试弦歌。去家百馀里,邈若异山河。


江上日多风,浩浩水增波。门前五柳树,繁荫空婆娑。


秫田已收成,归计当如何。

庐山连尊师求真阳诗久诺而未作也一夕梦中得之因书以赠

稽天之浸不可灭,焦石之烈不可绝。香炉峰头按羽节,满山桃花满湖月。

送谭仲章归长沙

君家云阳下,忽向云阳归。行路有南北,看山无是非。


三湘回雁尽,孤剑白虹飞。亦欲投簪去,从君采蕨薇。

云锦溪棹歌五首 其二

才过浮石是蓝溪,溪上青山高复低。山中泉是溪中水,寻源直到华山西。

临川女

我本朱氏女,住在临川城。家世事赵氏,业惟食农耕。


五岁父乃死,天复令我盲。莫知朝与昏,所依母与兄。


母兄日困穷,何以资我身。一朝闻密言,与盲出东门。


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


行行五里馀,忽有呼兄名。兄乃弃我走,客前抚我言。


我与赵世亲,复与汝居邻。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


我身尽沾濡,不复知我身。汝但与我归,养汝不记年。


涔涔遵旋路,咽咽还入城。城中尽惊问,戚促不能言。


望门唤易衣,恐我身致患。再呼我母来,汝勿忧饥寒。


汝但与盲居,保汝母女全。我母为之泣,我邻为之叹。


喜我生来归,疑我能再明。况得与母居,不异吾父存。


我今已十三,温饱两无营。我母幸康强,不知兄何行。


我母本慈爱,我兄亦艰勤。所驱病与贫,遂使移中情。


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


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 其三

眇眇寒门士,客游燕蓟城。上无公卿故,下无旧友朋。


裘褐不自蔽,藿食空营营。四顾灾沴馀,但闻号哭声。


日负道德懿,敢怀轩冕荣。节食慎所欲,聊以厚我生。

杂诗二首寄彭通复 其一

区区九州内,横从数千里。谁设山与河?愚者分表里。


京师天下本,万国赴如水。珠犀从南来,狗马由西止。


浩浩荆吴船,日夜行不已。生材无定所,一物孰非己。


皇天仁且广,君道亦如此。我思古唐虞,当日谁共理。

送马雍古御史抚喻河西

我皇属忧顾,君子得安居。孟春风且寒,遗子以修途。


四牡何翩翩,回首睇神都。我怀正纡郁,殽函忽已踰。


积雪被长峦,萎者何时苏。岿彼莲花峰,上出浮云衢。


白日皦以县,下视若玄墟。烟尘起西北,原野无定株。


行者中顾怀,居者念其庐。黄河汹东流,乃自昆崙渠。


四海岂不旷,切若肌与肤。亲贤远谗人,古以致康娱。


君子诚多才,乃用在驰驱。秦陇阻关塞,岁月浩已徂。


鞠躬尽明义,足为世所模。

题陈所翁双龙图

爱龙画擘玄渊开,万物颠倒随云雷。龙公被发向空下,身是真龙非画者。


铁作须鬣玉作鳞,电出两目云绕身。偶然会合此何处?仰面向天天不嗔。


世间眩转空形影,倏忽变化那能省。高僧说法夜来听,谁道相逢非梦境。


牛斗苍苍风雨暮,泉阿岂识延平路。当时纵无雷焕与张华,未必终藏不飞去。

山水图

幽人无世事,高卧谢浮名。山崦晴时出,溪流尽处行。


还闻有渔钓,相问扣柴荆。不扫门前路,莓苔满地生。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

月出照中园,邻家犹未眠。


不嫌风露冷,看到树阴圆。

白杨河看月

白杨河上看明月,昔人曾见今人别。茅屋数家河上村,化作三山白银阙。


波平风静棹歌来,万顷冲融镜面开。今夜江南忆游子,空瞻云汉上昭回。


茫茫万里燕齐路,北斗从横泰阶曙。黄河东逝月西流,明日南风过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