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袁宏道的诗集1111条

雾中望山

雾是酲山酒,雾重山如醉。登高气不清,万象争规避。


日无光而毛,天不昏而睡。云影叠飞沙,风花洒空泪。

龙君超邀余过新置山庄庄在翠微中甚幽僻 其三

买足青山地,幽回搆屋居。暮烟慈竹岭,秋水菊花渠。


炼石为方药,磨岚写道书。丹砂如就得,拔去即仙庐。

和王以明山居韵 其二

自候烹茶火,閒开看竹窗。方情四五众,花事两三桩。


古注多题什,邻翁也姓庞。虚空系得否,无起亦无降。

花朝日白苏斋看梅

一倍惜花时,寒香滴酒卮。幸依无事客,且喜不蟠枝。


近枕通幽梦,安禅伴净尼。未知白苏老,酬唱几番诗。

东阿道中晚望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可怜骊马啼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园冻雀一声啼。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宿朱仙镇

秋高夜铎冷空庭,草木犹疑战铁腥。


地下九哥今悔不,六陵花鸟哭冬青。

徐文长传

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入青口 其三

入青口,青口山何翠。涧色吠琉璃,山花红玳瑁。天荒地窘无行处,山头魍魉纷来去。

逋赋谣

索逋赋,逋赋紫不得。不是县家苦催征,朝廷新例除本色。


东封西款边功多,江淮陆地生洪波。内库马价支垂尽,民固无力官奈何。


苏州旧逋七十万,漕析金花居其半。安得普天尽雨金,上为明君舒宵旰。


嗟乎民日难,官日苦。竹开花,矿生土。

斋居戏题

深入终防饵,高张远避罗。课儿书上字,听客唱吴歌。


检药神方少,疏经悟语多。一枝生计足,五斗奈人何。

苍龙岭

瑟瑟秋涛谷底鸣,扶摇风里一毛轻。半生始得惊人事,撒手苍龙岭上行。

柳浪馆月中泛舟

烟树湿茙茙,残缸细隐红。池容通国水,柳散一城风。


僧静能消月,庭方好贮空。幽窗渔梵冷,童子印香终。

泊西洞庭

白浪浸天冷,青山引黛长。朝童迷水怪,夜女出江黄。


种橘皆成市,凿山半作堂。路疑烦指点,洞口觅渔郎。

送艾教谕之镇安

一百二秦地,三千五去程。山鲜充豆品,野服礼诸生。


把卷听夷乐,开轩见虎行。犹将京国意,一洗近边城。

谷日怀潘景升

西湖多少地,客信也难知。流落依何氏,巉岏历几支。


吴娘嗔罄橐,杭粉上愁髭。记得拈杯处,题分谷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