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郑孝胥的诗集923条

题恭邸移居大连诗后

皇纲昔解纽,举朝噤无言。二王义不从,仓促东南奔。


十年极穷困,赍志嗟独存。胶湾不可居,辽海聊栖屯。


滔天乱未艾,孰能正乾坤?此来傥天意,抱道非难援。


孤忠生众感,气类自相敦。一朝事机发,群盗何足论。


狂生如夸父,追日愁黄昏。愿王慎观变,延伫依天阍。

从母罗母诗

诸母各明达,今惟罗母存。亲见事大母,辛劳世所难。


卧起必扶掖,动作必周旋。寒燠必早觉,饥饱必先关。


顷刻不可离,母女如一身。母食女乃馂,母寝女乃眠。


床有被与褥,厨有粥与饘。一一女手治,否则母不安。


母病不知苦,惟觉女益艰;母愈不知乐,惟见女转欢。


母活女手中,如是凡数年。既寡行愈高,教女兼抚孙。


深入德育理,默化若有神。蠢者失其昧,顽者弃其嚚。


不煦彼自柔,不怒彼自驯。迁善竞自媚,改过且不悭。


日迁于上流,孰知所由然。前年自济南,奉迎来海滨。


家人未闻道,朝夕使相亲。上下知敬爱,莫能窥其端。


今年忽思归,有庐依为山。山兜连巷尾,儿时所往还。


往事不可思,思之在目前。诸母与吾舅,谁言谢人间。


吾母行第四,厌世早生天。或言胥似母,此事谁知焉。


作书启罗母,秋风幸回船。随遇傥可安,聊欲营一椽。


细询吾母事,书之为长篇。当令天壤间,矜式诸母贤。

答鸿鹭汀同年 其三

文孙十岁摹周鼓,日课偏旁授《说文》。娱老知君定忘老,鹤雏渐长欲淩云。

哀小乙 其四

病革忧交攻,惶瞀苦无计。一朝气遂绝,心知即长寐。


眼看尸入棺,骨肉从此弃。见棺不见人,哀怨将何冀。


如何棺又去,遗像空相视。人尸与棺像,变化一至四。


他年当为坟,百岁同入地。亲爱未尽亡,死别饶馀味。


留名称不朽,万古付涕泪。

陈文忠公挽诗

韬庵功名士,文字兴不浅。少年负盛望,腾跃至贵显。


中间忽垂翼,在野久偃蹇。六十方还朝,乃复丁国变。


仓皇作遗老,耄及志未展。一生若三世,老眼差自遣。


石交惟黄斋,极意为论辩。何至抑忍堪,相轻似微褊。


其诗必可传,五言晚尤善。和章兼细楷,重叠盈箧衍。


衔悲检残墨,驹隙馀一泫。

答沈子培比部见访夜谈之作三首 其一

寒夜肯过我,来者非等閒。取我已逝怀,今夕复见还。


始合若微感,再厉遂无端。嗟我岂有知,感子难自吞。


长剑四五动,十指千万弹。持以喻我意,此意殊未殚。


须墨惟沥血,须纸惟刳肝。执笔为我书,我舌敝犹存。


子心狂而忠,子节纯且坚。为子所能为,毋为空诟天。

朱象甫求题海天梦月图

飘渺仙山波不测,环佩魂归更无迹。海月茫茫到屋梁,才是梦中见颜色。


月影含愁影共沉,泪珠入海海增深。空馀魂梦迷离处,天上人间底处寻?

挽俞恪士

结茅山水窟,哀此荷锸志。瓣香为简斋,自忏一生意。


贞疾恒不死,冀子当久视。遗形呼吸间,得尔亦岂易。


如闻人琴恸,不减徽之挚。平生盛自许,诗卷肯相质。


奈何海藏图,负我靳一字。行藏各有素,抱憾遂入地。


湖庄波渺然,满眼故交泪。

感愤诗四首 其一

群昏自称豪,一奋碎神器。罪魁有三士,不在徐刚辈。


荣光首拒战,咋舌敌已怪。聂马久枝梧,彼族嗛强对。


朝中轻诸子,谓虏不足畏。何虞果掩至,很复得狼狈。


脱令津沽间,海城早为帅。微闻金鼓震,万众已崩溃。


牵羊必肉袒,所全讵百倍。京师安如山,完取十万械。


吾言匪诡诞,嚼血聊自快。

有马杂诗 其八

摇兀竹篮间,怕云下密幄。银竹万丛鸣,先生梦徐觉。

海藏楼试笔

沧海横流事可伤,陆沉何地得深藏?廿年诗卷收江水,一角危楼待夕阳。


窗下孔宾思遁世,洛中仲道感升堂。陈编关系知无几,他日谁堪比《辨亡》。

石遗示早睡早起二诗 其一

寐叟深言夜坐非,石遗极道晓行奇。海藏夜夜楼头坐,却是晨钟欲动时。

偶占示石遗同年 其四

田舍计最高,本自轻玄德。径上大床眠,陈登翻作客。

沈乙盦挽诗

污世安足留,及尸犹一哭。盖棺事遂已,相逼意何速。


宣南旧朋侣,志叶付鬼录。惟君命稍达,又际世翻覆。


苌弘力违天,定鼎继郏鄏。丹心岂可灭,摧折遇殊酷。


病中加愤慨,祈死若饮毒。多生證佛果,难脱忠义梏。


百年身遽尽,千载名安属?相期后死责,剥极行当复。

述菊 其二

离宫峙赤阪,国主开秋会。殿香黄花前,池明丹枫外。


群胡掉臂来,牛酒肆啖嘬。先生独微叹,霜英谁解秽。


横滨有名园,林谷颇映带。花时不辞客,异种亦不卖。


川和尝一往,其盛又数倍。中途遇雷雨,当垆笑我辈。


不如坐寒斋,一月可相对。从渠各烂漫,妍丑置弗怪。


虽然不解饮,旷怀天所醉。人生何者难,难在同臭味。


使我重怀人,斜街来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