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郑孝胥的诗集923条

曾士元求题其母节孝刘太夫人柏石画册

处世有百艰,胜天惟一德。移冬以作春,视此石上柏。


节母行至高,健顺实殊特。孤嫠振门户,贻训资简策。


诸孤得其孝,母气禀自昔。交游尽英彦,声誉竞推激。


韩苏赋此画,取义各有适。子瞻称天命,终始介如石。


退之羡平地,枝干遂万尺。坚贞母以之,苏论诚不易。


吾当诵韩诗,馀庆真所积。

从母罗母诗

诸母各明达,今惟罗母存。亲见事大母,辛劳世所难。


卧起必扶掖,动作必周旋。寒燠必早觉,饥饱必先关。


顷刻不可离,母女如一身。母食女乃馂,母寝女乃眠。


床有被与褥,厨有粥与饘。一一女手治,否则母不安。


母病不知苦,惟觉女益艰;母愈不知乐,惟见女转欢。


母活女手中,如是凡数年。既寡行愈高,教女兼抚孙。


深入德育理,默化若有神。蠢者失其昧,顽者弃其嚚。


不煦彼自柔,不怒彼自驯。迁善竞自媚,改过且不悭。


日迁于上流,孰知所由然。前年自济南,奉迎来海滨。


家人未闻道,朝夕使相亲。上下知敬爱,莫能窥其端。


今年忽思归,有庐依为山。山兜连巷尾,儿时所往还。


往事不可思,思之在目前。诸母与吾舅,谁言谢人间。


吾母行第四,厌世早生天。或言胥似母,此事谁知焉。


作书启罗母,秋风幸回船。随遇傥可安,聊欲营一椽。


细询吾母事,书之为长篇。当令天壤间,矜式诸母贤。

题恭邸移居大连诗后

皇纲昔解纽,举朝噤无言。二王义不从,仓促东南奔。


十年极穷困,赍志嗟独存。胶湾不可居,辽海聊栖屯。


滔天乱未艾,孰能正乾坤?此来傥天意,抱道非难援。


孤忠生众感,气类自相敦。一朝事机发,群盗何足论。


狂生如夸父,追日愁黄昏。愿王慎观变,延伫依天阍。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 其六

此都号文士,浮躁多不实。盛名如赖襄,语助未究悉。


黎公昔在兹,求士惟恐失。芝山岁再会,赋咏积篇帙。


求其粗可者,百十未得一。善吾有长尾,后起实美质。


吟诗辄晓意,作字且秀洁。墨江望之夜,烟水上满月。


管弦喧我醉,诘论忘笔舌。如渠齿方稚,才气已奔轶。


前贤那足畏,好自奋今日。归来得惆怅,嗜此诚痴绝。

荣县赵府君诗

荣县赵御史,告哀丧其兄。弟兄过七十,相爱犹孩婴。


此世真恶世,此事嗟谁能?忆昔光绪中,天地多青蝇。


御史立朝端,轰轰有直声。文字绝雄丽,才华极飞腾。


公卿徒侧目,亲贵谁敢撄?府君方力农,所居近县城。


安知御史贵,惟念手足情。食贫久习苦,五十衣不缯。


亡何世翻覆,山河随倾崩。御史能自归,殊非衣锦荣。


解衣衣吾弟,推食食同生。吾弟乃贵人,岂逐恶子行。


吾弟乃贤人,岂避群盗憎。世途从万变,元气留家庭。


御史怀才雄,无用久见轻。一读告哀辞,使我涕泗零。


丧耻而趋时,知免赖神明。守死幸自信,白日非幽冥。

萱妹痛兄而殒作诀妹辞

如欲有云,不知何言。中心冥顽,孰为心酸。我有女弟,曰嫔于陈。


孝恭无间,族姻归仁。天祻吾门,两兄继捐。子不胜丧,从之九泉。


嗟我与子,名为弟昆。少小相依,长而遂分。此分非他,子亡我存。


各有恨泪,流为黄泉。往者万古,来者亿年。尔我甚殊,倏忽其间。


手足奚亲?萍梗奚缘?我寻子形,柷若梦残。兀然惊疑,匪醉而颠。


嗟我与子,名为弟昆。曾谓弟昆,不如路人。子为枯骸,我为游魂。


从此长绝,理无复全。

姚赋秋六十生日

六十忽已及,初见如目前。回头顾诸郎,略如君少年。


当时不畏险,妙手矜飞仙。豺狼与蛇蝎,狎玩长周旋。


毒物不能害,脱命诚有天。世人空吐舌,至今知子贤。


譬彼善游者,深入万重渊。婴鳞探其珠,不惊骊龙眠。


君今已老成,狡狯宁犹然。往事偶一谈,颇堪娱酒边。


举杯为子寿,相期绝世缘。

柳州兵变

左江无安流,柳庆久糜烂。匪梳兵如篦,用人实不善。


奏报多斩获,肃清谓已近。岂知祻未艾,复致柳州叛。


溃卒趋东泉,中渡首亦散。或云陷雒容,桂林殊可患。


大臣顿失措,满局子俱乱。边军才五千,遂欲调其半。


两月仅能达,宁足禦奔窜。藩篱羌自撤,何以弭外衅。


非予执不可,隐忧谁的见?治丝而棼之,抵几为一叹。

梁星海六十生日

危言且危行,初不求自全。今年君六十,得全岂非天。


世乱安所归,麻鞋直经筵。君臣幸相保,忧患犹无边。


老来益强固,劲烈逾壮年。中兴可立待,会使国命延。


寿考兼令名,青史已足传。苟生彼何取,期颐嗟褚渊。

宿日光山半米屋湖楼

我适来从万山底,目极巉岩高未已。谁知林际透湖光,水静山閒数十里。


高楼临水欣小憩,微雨掠湖云正起。复于云罅露奇峰,压楼插天此何理。


凌晨拿舟绝湖去,晓日破寒殊可喜。霜枫耀眼与日争,使日无光谁恋尔。


雨山青厓碧堂叟,肯傍海藏穷父子。胸中晴雨尚氤氲,馀味莫矜茶饭美。

定林访碑图为徐积馀题

题名岩腹墨犹濡,惘惘相看入画图。一段烟云成故事,十年江汉老今吾。


钟山游侣踪谁继,乾道诗人世已无。剩就徐郎求拓本,霜松雪竹共模糊。

朱丙君求题张瑞图草书长卷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


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


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


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


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

楼外

楼外青山最有情,默然相对晚云生。会心不在閒言语,听取萧萧过雨声。

泊九江

叶叶风帆叠叠山,凉波浩渺暮云斑。愁人何许肠堪断,祇在残阳欲坠间。

有马杂诗 其八

摇兀竹篮间,怕云下密幄。银竹万丛鸣,先生梦徐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