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山的诗集214条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image.png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箕山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寄当涂赵少府炎

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寒山饶积翠,秀色连州城。


目送楚云尽,心悲胡雁声。相思不可见,回首故人情。

淇澳青青水一湾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同赋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天目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

巫山曲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剑阁赋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乡 通:向)

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咏孤石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


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


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


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

送龙门令刘沧

去宰龙门县,应思变化年。还将鲁儒政,又与晋人传。


峭壁开中古,长河落半天。几乡因劝勉,耕稼满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