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山的诗集214条

玉漏迟 寿马右丞

浙江回棹处。急流勇退,冥鸿高举。出书迟迟,不为虎丘,留住。姑待春和水涨,旋乘个、月明船去。天未许。云归又出,依然霖雨。熟路小队轻车,想司马重来,聚观如堵。暇日西湖,点检旧题诗句。冷落江南倦翼,但惟有、心香一缕。长记取。每岁仲春端午。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建除诗

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除书加右职,骑吏拥前驱。


满月张繁弱,含霜耀鹿卢。平明跃騕褭,清夜击珊瑚。


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破胆销丹浦,颦蛾舞绿珠。危冠徒自爱,长毂事应殊。


成绩封千室,畴劳使五符。收功轻骠卫,致埋迈黄虞。


开济今如此,英威古不侔。闭关草玄者,无乃误为儒。

江城子·道途急急莫留骖

道途急急莫留骖。敝尘衫。困如酣。二载徐州,刚唤作髯参。长记秋风吹别酒,君向北,我来南。来时霜未落寒潭。正山岚。便平探。尝遍闽中新荔不论柑。留著归囊三百首,都直待,见君谈。

望岳三首·其二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木兰花慢 代人作

渺云间天淡,离别意、一消魂。忆金缕珠喉,冰弦玉笋,明月幽人。风流旧家心事,指南山、松柏托殷勤。烟草夕阳别浦,梨花暮雨重门。浪凭归梦觅行云。肠断几黄昏。甚百种凄凉,一般寂寞,两地平分。多情料应有语,道卿卿、不惜锁窗春。为谢倩桃风柳,不禁鞍马红尘。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紫霄峰下绝韦编,旧隐相如结袜前。月落尚留东閤醉,


风高还忆北窗眠。江城夜别潇潇雨,山槛晴归漠漠烟。


一顷豆花三顷竹,想应抛却钓鱼船。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感兴(二首)

东风拆群植,淡荡吹芳辰。


鸟鸣声已和,得气先于人。


况我圣明父,奉天弘至仁。


遂令六合里,万物皆生春。


朝回坐斋阁,怡然乐吾真。


诗章学古雅,琴调多清新。


缅怀古哲王,宝贤安国民。


予才虽未逮,有志当期伸。

相和歌辞。棹歌行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风起洞庭秋。扣船过曲浦,飞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


日下大江平,烟生归岸远。岸远闻潮波,争途游戏多。


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

永嘉百咏 周公庙

祠像已加唐衮冕,乐工犹服晋衣冠。

晋。庾悦鹅炙

春暖江南景气新,子鹅炙美就中珍。


庾家厨盛刘公困,浑弗相贻也恼人。

咏鹰(越归南唐初投鄂帅张宣,久不见知,以鹰诗诮之)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武夷山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