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赞美的诗集486条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有炎氏颂

听之不闻其声。
视之不见其形。
充满天地。
苞裹六极。

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出北关二里

脱衣命仆洗尘埃,篱落人家未见梅。


出得城门能几步,船头便有白鸥来。

义田记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相和歌辞。短歌行

爪牙在身上,陷阱犹可制。爪牙在胸中,剑戟无所畏。


人言畏猛虎,谁是撩头毙。只见古来心,奸雄暗相噬。

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铜官山醉后绝句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应须 一作:要)

猛虎行

双桐生空井。


枝叶自相加。


通泉浸其根。


玄雨润其柯。


绿叶何蓩蓩。


青条视曲阿。


上有双栖鸟。


交颈鸣相和。


何意行路者。


秉丸弹是窠。

咏怀寄皇甫朗之

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学调气后衰中健,
不用心来闹处闲。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楚童谣

楚王渡江得萍实。
大如斗。
赤如日。
剖而食之甜如蜜。

山中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