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端午节的诗集177条

望乡夕泛

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


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宿扬州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


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寄远

只影随惊雁,单栖锁画笼。向春罗袖薄,谁念舞台风。

风雨吟

风骚骚,雨涔涔,长洲苑外荒居深。门外流水流澶漫,


河边古木鸣萧森。夐无禽影,寂无人音。端然拖愁坐,


万感丛于心。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


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


应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荣辱是何主。


吾囷长满是太平,吾乐不极是天生。岂忧天下有大憝,


四郊刁斗常铮铮。官军扰人甚于贼,将臣怕死唯守城。


又岂复忧朝廷苦弛慢,中官转纵横。李膺勾党即罹患,


窦武忠谋又未行。又岂忧文臣尽遭束高阁,


文教从今日萧索。若更无人稍近前,把笔到头同一恶。


可叹吴城城中人,无人与我交一言。蓬蒿满径尘一榻,


独此闵闵何其烦。虽然小或可谋大,嫠妇之忧史尚存。


况我长怀丈夫志,今来流落沧溟涘。有时惊事再咨嗟,


因风因雨更憔悴。只有闲横膝上琴,怨伤怨恨聊相寄。


伯牙海上感沧溟,何似今朝风雨思。

夏夜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正吟秋兴赋,桐景下西墙。

箬岘东池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瑶台顶 其五 巫咸谷桥

陵谷谁知几变迁,市桥犹号古商贤。红尘閒看送车马,绿水静闻流管弦。


万古山川能尚质,一时花柳自争妍。王家平乂君当勉,莫作临岐一怆然。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鸳鸯

翠翘红颈覆金衣,滩上双双去又归。


长短死生无两处,可怜黄鹄爱分飞。

雅琴篇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


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匠者果留盼,雕斫为雅琴。文以楚山玉,错以昆吾金。


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音。清音雅调感君子,


一抚一弄怀知己。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山情水意君不知,


拂匣调弦为谁理。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


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将军塞外多奇操,


中散林间有正声。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谁能一奏和天地,


谁能再抚欢朝野。朝野欢娱乐未央,车马骈阗盛彩章。


岁岁汾川事箫鼓,朝朝伊水听笙簧。窈窕楼台临上路,


妖娆歌舞出平阳。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还将逸词赏幽心,


不觉繁声论远意。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