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景的诗集2359条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淮阳感秋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效古诗

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山店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镰仓大佛

履响春城玉笛催,花旗商贾为何来?


谁家广告高三丈,古佛无言樱自开。


饮露餐风不记年,越南烽火又春天。


人间多少不平事,尽扫群魔胜入禅。


十丈庄严百炼身,几朝劫火泪成尘。


东方今日东风起,谁道樱花无主人。

思亲歌

苑中高树枝叶云,上有慈乌乳雏勤。


雏翎少乾呼教飞,腾翔哑哑朝与昏。


有时力及随飞去,有时不及枝内存。


呼来呼去翎羽硬,万里长风两翼振。


父母双飞紧相随,雏知返哺天性真。


吾思昔日微庶民,苦哉憔悴堂上亲。


歔欷歔欷梦寐心不泯,人而不如鸟乎将何伸。

至节即事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QQ截图20201120091152.png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