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景的诗集2359条

病起

芳时屡负挽难回,扫地东风杖起才。


一病经春如有例,百花从此不须开。


蔷薇吹老堆庭刺,桃李飘残满院苔。


输与寒郊能得意,长安看尽紫红来。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image.png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赠清漳明府侄聿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心和得天真,风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


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长啸一无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过客览行谣,因之颂德声。

月下独酌其四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


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


乘月醉高台。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过百家渡四绝句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image.png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杜鹃花·杜鹃花发杜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