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景的诗集2359条

西夏寒食遣兴

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饭煮青精颜固好,杯传蓝尾习能同。


锦销文杏枝头雨,雪卷棠梨树底风。


往事慢思魂欲断,不堪回首贺兰东。

中秋虎丘纪胜

琳宫十二夜生光,车马阗骈选佛场。


水月竞邀罗绮色,栴檀都作麝兰香。


林间度曲乌栖急,石上传杯兔影凉。


金虎高坟胜游地,玉鱼银海正茫茫。

次刘伯温都事感兴

大将宣威起执戈,功曹况复有萧何。


共鸣鞞鼓来酣战,正拟前军奏凯歌。


天外愁云连汴合,雨余腥水入淮多。


平居殊觉成寥赖,静夜惊闻涕泗沱。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巢南书来,谓将刊长兴伯吴公遗集,先期

云间夏内史,束发便从军。


江左龙飞误,华亭鹤唳闻。


遗骸谁护惜?后死属王君。


何日携鸡酒,相从义士坟。

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

湔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


回首楝花风急,催归暮雨霏霏。扑天香絮拥凄迷,南北东西。

贺圣朝 马公振见访,以词留别,喜而和之

吴淞旧雨相邻住。喜复来今雨。那时因遇。十年艰险,剑头炊黍。如今相见,衰颜醉酒,似经霜红树。湖山佳处。登高望远,遍题诗去。

南乡子 贺于冶泉尚书有子

千古一高门。不断轩车驷马尘。五色凤毛新照眼,惊人。气压喧啾百鸟群。语笑满堂春。耸壑昂霄看已真。玉唾成时十六七,知君。膝上摩挲

和虞永康美功堂诗

我曾寄径城南州,果杏纂纂香浮浮。


云开千仞雪山白,月照万古沧江流。


我时未得江山意,但爱高明甲西州。


十年重来是邪非,独觉真意烂不疏。


虞侯着堂发幽闷,岂但清与耳目谋。


川流衮衮来不断,云物亹亹生无休。


既从静寿识至乐,复於叹逝希前修。


游人翕翕满江头,随所适处心悠悠。


童子长佩搴江蓠,女儿缝裙学石榴。


没人扬波白鱼跃,舟子竞渡苍龙摎。


田翁野妇看儿戏,咏归山暝风作秋。


固亦有志感时节,欲起湘累问灵修。


人人得处自深浅,江山於尔无显幽。


堂上主宾亦复尔,各各会意风泠飕。


宇宙无穷本如此,我亦皓然希天游。

微雨登城二首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南歌子·湖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渔家傲·送台守江郎中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如梦令·题淮山楼

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

真州东园记

  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蕖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先后,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