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景的诗集2359条

界围岩水帘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诗 其一

太素卜令宅,希微启奥基。玄冲纂懿文,虚无承先师。

己酉岁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太常寺观舞圣寿乐

舞字传新庆,人文迈旧章。冲融和气洽,悠远圣功长。
盛德流无外,明时乐未央。日华增顾眄,风物助低昂。
翥凤方齐首,高鸿忽断行。云门与兹曲,同是奉陶唐。

过洞庭湖·舟人祷福祀

舟人祷福祀灵君,我有狂言愿彻闻;
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万水犀军。

临江仙(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鹤飞仙去总成休。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不堪风景事回头。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台城路

海棠才试春光小,西风便吹秋去。白石粼粼,丹林点点,装缀东皋南浦。清游顿阻。谩空有园林,可无钟鼓。一曲庭花,隔江谁与问商女。
离怀浑似梦里,碧云犹冉冉,佳人何处。越岫鸡盟,秦楼燕约,争奈年华已暮。凭高吊古。算只有梅花,伴人凄楚。极目天长,淡霞明断雨。

再登河阳城怀古

客游倦旅思,憩驾陟崇墉。元凯标奇迹,安仁擅美踪。
远近浊河流,出没青山峰。伫想空不极,怀古怅无从。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

春寒恻恻春阴薄。整半月,春萧索。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红入花腮青入萼。尽不爽,花期约。可恨狂风空自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夕次襄邑

何处戒吾道,经年远路中。客心犹向北,河水自归东。
古戍鸣寒角,疏林振夕风。轻舟惟载月,那与故人同。

南州行

摇艇至南国,国门连大江。中洲西边岸,数步一垂杨。
金钏越溪女,罗衣胡粉香。织缣春卷幔,采蕨暝提筐。
弄瑟娇垂幌,迎人笑下堂。河头浣衣处,无数紫鸳鸯。

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并序

读君“老农诗”,一读三太息。


君方未第时,忧民真恳恻;直笔诛县官,言言虹贯日。


县官怒其讪,移文加诮斥;君笑答之书,抗词如矢直。


旁观争吐舌,此士勇无匹。


今君已得官,一饭必念国。


民为国本根,岂不思培植?其如边事殷,赋役烦且亟。


虎营间二千,鸠工日数百。


硬土烧炽窑,高岗舆巨石。


山骨惨无青,犊皮腥带赤。


羸者赪其肩,饥者菜其色。


憔悴动天愁,搬移惊地脉。


吏饕鹰隼如,攫拿何顾惜。


交炭不论斤,每十必加一;量竹不计围,每丈每赢尺。


军则新有营,谁念民无室?吏则日饱鲜,谁悯民艰食?州家费不赀,帑藏空储积。


间有小人儒,旁献生财策;大帅今龚、黄,岂愿闻此画?夏潦苦不多,秋旱势如炙。


愿君在莒心,端不渝畴昔;蔡人即吾人,一视孰肥瘠?筑事宜少宽,纾徐俟农隙;至如浮屠宫,底用吾儒力?彼役犹有名,何名尸此役?君言虽怂惥,帅意竟缩瑟。


同年义弟兄,王事同休戚;相辨色如争,相与情似昵。


余言似太戆,有君前日癖;责人斯无难,亦合受人责。


我既规君过,君盍砭我失,面谀皆相倾,俗子吾所疾。

汉室

汉室咸阳建,山河百二开。


甘泉芝草出,天马大宛来。


宣室宵衣问,长杨献赋回。


宁知天禄閤,不用子云才。

早春江行

五十六年行役身,又漂萍叶及初春。


柏灯向壁吟残句,江雨敲窗梦故人。


莺啭上林空倚醉,月生南浦几伤神。


还家想得儿童笑,毛发苍浪绿绶新。

南乡子 贺于冶泉尚书有子

千古一高门。不断轩车驷马尘。五色凤毛新照眼,惊人。气压喧啾百鸟群。语笑满堂春。耸壑昂霄看已真。玉唾成时十六七,知君。膝上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