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抒情的诗集2395条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秦家小慧

小小持金镜,随妆日几回。


春光能自媚,飞燕莫相猜。


香径缘花扫,寒窗候月开。


长陪云雨态,学梦楚阳台。

登雨花台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相和歌

嗟来桑户乎。
嗟来桑户乎。
而已反其真。
而我犹为人猗。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 一作:梦里)

辞朝

《云》、《韶》声静拜彤墀,转觉婵媛不自持。


罪大故应诛两观,网疏犹得窜三危。


尽披肝胆知何日,望见衣裳只此时。


但愿太平无一事,孤臣万死更何悲。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五

学绣女儿行水浔,遥看三塔小如针。


并头菡萏双飞翼,记取挑丝色浅深。

八月

徙倚仙居绕翠楼,分明宫漏静兼秋。


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

西郊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江城子·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