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叙事的诗集213条

丹阳作

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之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柳营曲·江上

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答山谷先生

四篇诗得褭蹄金,妙旨初临法语寻。


要我尽除儿子气,知公全用老婆心。


平章许事真难可,付嘱斯文岂易任。


感激面东垂涕泗,高山从此少知音。

悯黎咏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

重过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野歌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张中丞传后叙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鹊桥仙(三月廿一)

华桐日永,泛兰风细,节近朱明十日。玉麟何事吐书来,瑞世应、文章东壁。
绿衣戏彩,金樽酌醴,兰玉阶庭森列。更看千岁树青青,管取并、三槐手植。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田家词 / 田家行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送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绿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