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叙事的诗集213条

北征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能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祆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何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色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又观打鱼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子革对灵王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御箭连中双兔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夷门歌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庐山女赠朱朴(鲤鱼)

但持冰洁心,不识风霜冷。任是怀礼容,无人顾形影。
知君久积池塘梦,遣我方思变动来。
操执若同颜叔子,今宵宁免泪盈腮。

阻雪连句遥赠和

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九逵密如绣,何异远别离。(谢朓)


风庭舞流霰,冰沼结文澌。饮春虽以燠,钦贤纷若驰。(江革)


珠霙条间响,玉溜檐下垂。杯酒不相接,寸心良共知。(王融)


飞云乱无绪,结冰明曲池。虽乖促席燕,白首信勿亏。(王僧孺)


飘素莹檐溜,岩结噎通崋。罇罍如未澣,况乃限首仪。(谢昊)


原隰望徙倚,松筠竟不移。隐忧恧萱树,忘怀待山巵。(刘绘)


初昕逸翮举,日昃驽马疲。幽山有桂树,岁暮方参差。(沈约)

摸鱼儿·对西风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睛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齐桓下拜受胙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帝商音

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
万方静谧,九土和平。馨香是荐,受祚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