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哲理的诗集428条

闲居寄太学卢景博士

无路青冥夺锦袍,耻随黄雀住蓬蒿。碧云梦后山风起,


珠树诗成海月高。久滞鼎书求羽翼,未忘龙阙致波涛。


闲来长得留侯癖,罗列楂梨校六韬。

乱后送友人归湘中

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


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

戏为六绝句·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孙圉论楚宝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寓意(一作荆南陪楚尚书惜落花)

自小看花长不足,江边寻得数株红。


黄昏人散东风起,吹落谁家明月中。

文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送防州邬员外

千溪与万嶂,缭绕复峥嵘。太守劳车马,何从驻旆旌。


椒香近满郭,漆货远通京。唯涤双尘耳,东南听政声。

送人罢举东游

东堂今已负,况此远行难。兼雨风声过,连天草色干。


鸿嘶荒垒闭,兵烧广川寒。若向龙门宿,悬知拭泪看。

行路难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襻,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炬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尘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论语七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钱若赓断鹅

明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莫不讶之。食顷,使人问鹅供不?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手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