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生活的诗集609条

相逢行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


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


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寻山僧不遇作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思远人

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东渚


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


咏归桥


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


船斋


考盘虽在陆,滉漾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


丽泽堂


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


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祗自知。


书楼


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赜。


山斋


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椽足。


蒙轩


先生湖海姿,蒙养今自閟。铭坐仰先贤,点画存彖系。



疏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


卷云亭


西山云气深,徙倚一舒 。浩荡忽搴开,为君展遐眺。


柳堤


渚华初出水,堤树亦成行。吟罢天津句, 风拂面凉。


月榭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


濯清


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


西屿


朝吟东渚风,夕弄西屿月。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


淙琤谷


湖光湛不流,嵌窦亦潜注。倚杖忽琮琤,竹深无觅处。


听雨舫


彩舟停画桨,容与得欹眠。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


梅堤


仙人冰雪姿,贞秀绝伦拟。驿使讵知闻,寻香问烟水。


采菱舟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一曲菱歌晚,惊飞欲下鸥。


南阜


高丘复层观,何日去登临?一目长空尽,寒江列暮岑。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image.png

维扬郡西亭赠友人

萍飒风池香满船,杨花漠漠暮春天。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夜泊旅望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题李员外厅

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


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高丘松盖古,闲地药苗肥。


猿鸟啼嘉景,牛羊傍晚晖。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


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饥渴而顿踣 一作:饿渴)

海人谣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