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南北朝的诗集7767条

白纻辞 一

朱丝王柱罗象筵。


飞管促节舞少年。


短歌流目未肯前。


含笑一转私自怜。

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斗鸡诗

季子聊为戏,陈王欲聘才。花冠已冲力,芥爪复惊媒。


斗凤羞衣锦,双鸾耻镜台。陈仓若有信,为觅宝鸡来。

北宅秘园诗

夕天霁晚气,轻霞澄暮阴。微风清幽幌,馀日照青林。

收光渐窗歇,穷园自荒深。绿池翻素景,秋槐响寒音。

伊人傥同爱,弦酒共栖寻。

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选自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赠吴均诗三首 其二

远游济伊洛,秣马度清漳。邯郸饶美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未成曲,踏屣复翱翔。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阳。

新知谁不乐,念旧苦人肠。

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赠王桂阳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咏萤诗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霣,拂树若花生。


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身倾。

同庾肩吾四咏诗二首 其一 莲舟买荷度

采莲前岸隈,舟子屡徘徊。荷披衣可识,风疏香不来。


欲知船度处,当看荷叶开。

慈姥矶诗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古意诗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阮步兵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


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