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先秦的诗集1167条

峤诗

何自南极。
至于北极。
绝境越国。
弗愁道远。

包山谣

禹得金简玉字书。
藏洞庭包山湖。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阴饴甥对秦伯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防有鹊巢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里革断罟匡君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小雅·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 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