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夜雨述怀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釭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

过秦论(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周留

苍毛豕身,角若担矛。卫护其犊,与虎为雠。

咏怀诗十三首 其三

清风肃肃,修夜漫漫。啸歌伤怀,独寐寤言。临觞拊膺,对食忘餐。


世无萱草,令我哀叹。鸣鸟求友,谷风刺愆。重华登庸,帝命凯元。


鲍子倾盖,仲父佐桓。回滨嗟虞,敢不希颜。志存明规,匪慕弹冠。


我心伊何,其方若兰。

胡笳曲

自戾飞天历,与夺徒纷纭。百年三五代,终是甲辰君。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凤凰曲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塞上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丹元子步天歌 其五 西方七宿

毕,恰似爪叉八星出。附耳毕股一星光,天街两星毕背傍。


天节耳下八乌幢,毕下横列六诸王。王下四皂天高星,节下团圆九州城。


毕口斜对五车口,车有三柱任纵横。车中五个天潢精,潢畔咸池三黑星。


天关一星车脚边,参旗九个参车间。旗下直建九斿连,斿下十三乌天园,九斿天园参脚边。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送僧归新罗

淼淼万馀里,扁舟发落晖。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


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


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汉风深习得,休恨本心违。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寒食花开千树雪,


清明日出万家烟。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


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

凤台曲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


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