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繁体:獨)
拼音 [dú]
部首 总笔画 9
笔顺 ノフノ丨フ一丨一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2EC
基本字义
  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弃君之命,,~谁受之?”
英文翻译

英语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德语 einzig, allein

法语 unique,seul,solitaire,singuli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形〉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lonely;single;only]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王安石《怀元度》

又如:独角兕(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3) 独特 [only]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词性变化

〈副〉

(1) 独自 [alone;only;all by oneself;singly]

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very;especially]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3) 唯独,仅仅 [only]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的多,外省姓 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4) 岂,难道 [could it possibly be…;does it mean…]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名〉

(1) 无子孙的老人 [old people without off-spring]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又如:鳏寡孤独

(2) 无丈夫的妇女 [widow]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3)

〈动〉

(1) 专断;独裁 [act arbitrarily]

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又如:独断

常用词组
独霸,独霸一方,独白,独步,独裁,独裁者,独唱,独出心裁,独出一时,独处,独创,独胆,独胆英雄,独当一面,独到,独独,独断,独断独行,独夫,独夫民贼,独个,独根,独孤,独家,独角,独角戏,独居,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独具一格,独具只眼,独绝,独揽,独力,独立,独立王国,独立自主,独轮车,独门独户,独门儿,独苗,独木不成林,独木难支,独木桥,独木舟,独幕剧,独女,独女儿,独辟蹊径,独善,独善其身,独擅,独身,独生,独生女,独生子,独树一帜,独特,独体,独吞,独舞,独行,独行其是,独秀,独秀峰,独眼龙,独一无二,独语,独院儿,独占,独占鳌头,独子,独自,独奏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独”字头,请参考“獨”字。)
【巳集下】【犬】獨·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說文】犬相得而?。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

又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又獨?,獸名。詳前?字註。

又【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又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

又【廣韻】複姓有獨孤氏。【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

又姓。【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犬相得而鬬也。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一曰北嚻山有獨?獸,如虎,白身,豕鬣,尾如馬。徒谷切

《說文解字注》

(獨)犬相得而鬥也。鬥,各本作鬬,今正。凡爭鬥字許作鬥。鬬者,遇也,其義各殊。今人乃謂鬬正,鬥俗,非也。从犬蜀聲。徒谷切。三部。羊爲羣,犬爲獨。犬好鬥,好鬥則獨而不羣,引伸叚借之爲專壹之偁。小雅正月傳曰:獨,單也。孟子曰:老而無子曰獨。周禮大司宼注曰:無子孫曰獨。中庸、大學皆曰:愼其獨。戾獨等字皆叚借義行而本義廢矣。一曰北嚻山有獨?獸,如虎,白身,豕鬛,尾如馬。山海經北山經曰:北嚻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彘鬛,名曰獨?。郭圖贊亦云:虎狀馬尾,號曰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u˧˥ 日语读音 HITORI韩语罗马 TOK

粤语 du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