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用作标记的符号。《説文•亅部》:“?,鉤識也。”段玉裁注:“鉤識者,用鉤表識其處也。……今人讀書,有所鉤勒即此。”徐灝注箋:“鉤識者,?而識之,與、而識之同意。今百工度物,至其所欲止,則鉤勒識之,亦不獨讀書用鉤勒也。”
- 剑㦸貌。《集韻•祭韻》:“?,劎㦸兒。从反亅。”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亅】?·康熙筆画:1 ·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居月切,音厥。【說文】鉤識也。从反亅。讀若捕鳥罬。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鉤識也。从反亅。讀若捕鳥罬。居月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鉤識也。鉤識者,用鉤表識其處也。褚先生補滑稽傳。東方朔上書。凡用三千奏牘。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二月乃盡。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今人讀書有所鉤勒卽此。內則。魚去乙。鄭曰:乙,魚體中害人者名也。今東海鰫魚有骨名乙。在目。狀如篆乙。食之鯁人不可出。此亦非甲乙字。乃狀如篆?也。魚腸名乙耳。不當別有乙也。戉斧之字从?爲聲。从反亅。讀若窡。大徐作讀若捕鳥罬。玉篇引說文居月切。大徐同。十五部。
音韵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