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iāo]
部首 总笔画 11
笔顺 丶丶一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五笔86 IHAM
五笔86 IHWN
统一码 6DF2
基本字义
  1. 水流貌。后作“”。《説文•水部》:“淲,水流皃。从水,彪省聲。《詩》曰:‘淲沱北流。’”《集韻•幽韻》:“淲,或作滮。”
  1. 水名。即滹沱河。《集韻•模韻》:“滹,滹池,水名。或作淲。”
  1. 同“”。《龍龕手鑑•水部》:“淲”,“滸”的俗字。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淲·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廣韻】皮彪切【集韻】皮虬切,?音瀌。【說文】水流貌。引《詩》淲池北流。○按今《詩》本作滮。

又【集韻】荒胡切,音呼。與滹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水流皃。从水,彪省聲。《詩》曰:“淲沱北流。”皮彪切

《說文解字注》

(淲)水流貌。小雅:滮池北流。毛曰:滮,流貌。从水,彪省聲。隸不省。皮彪切。三部。詩曰:淲池北流。池,宋本作沱,非是。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ɑu˥; xu˨˩˦

客家话 [梅县腔] biau1

近代音 中古音 並母 幽韻 平聲 淲小韻 皮彪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蕭部 ;王力系统:並母 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