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饿死,饿死的人:饿~遍野。
英语 to starve to death
法语 mourir de faim
详细字义
◎ 殍 piǎo
〈名〉
(形声。从歹,孚声。歹( è)。列骨之残。此部之字多与死、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饿死后无人收尸的人) 同本义 [exposed bodies of those who died of hunger]
野有饿殍。——《盐铁论》
词性变化
◎ 殍 piǎo
〈动〉
饿死 [starve to death]。如:殍殣(饿死;饿死的人);殍饿(饥饿;饿死的人)
饿死于路上。《玉篇·歹部》:「殍,饿死也。」《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愍帝建兴四年》:「河东平阳大蝗,民流殍者什五六。」
饿死的人。《孟子·尽心下》:「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汉·桓宽《盐铁论·水早》:「孟子曰:『野有饿殍。』」
【廣韻】平表切【集韻】【韻會】被表切,?音摽。餓死曰殍。或作
?,亦作
?。【前漢·食貨志贊】塗有餓
?。與殍同。
又通作莩。【孟子】野有餓莩。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敷。義同。【白居易·坐隅詩】俱化爲餓莩。莩作夫字押,是也。【集韻】或从耳作
?。
又【廣韻】符鄙切【集韻】部鄙切,?音痞。義同。一曰草木枯落也。或作
?。 【韻會】按《說文》
?音皫,物落也。凡从
?者皆當作
?。从爪从又,今變爲孚,轉寫訛耳。本非孚信之孚,然今經史承訛難遽改,故韻書
?兩存之。
国际音标 pʰiɑu˨˩˦ 日语读音 UEJINI韩语罗马 PHYO现代韩语 표
客家话 [海陆腔] fu1 piau3 [梅县腔] piau3 [台湾四县腔] fu1 piau3 pe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2 piau2 [宝安腔] piau3 [客英字典] piau3粤语 piu5
近代音 滂母 蕭豪韻 上聲 殍小空;中古音 敷母 虞韻 平聲 敷小韻 芳無切 三等 合口;並母 旨韻 上聲 否小韻 符鄙切 三等 開口;並母 小韻 上聲 藨小韻 平表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蕭部 ;王力系统:並母 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