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古代土制乐器,有六孔。后作“壎”。《爾雅•釋樂》:“大塤謂之嘂。”《荀子•樂論》:“筦籥發猛,塤箎翁博。”
- 姓。《萬姓統譜•元韻》:“塤,見《姓苑》。”
英文翻译
英语 instrument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塤
塤、壎 xūn
〈名〉
(形聲。从土,薰聲。本義:古代用陶土燒製的一種吹奏樂器,大小如鵝蛋,六孔,頂端爲吹口。又叫「陶壎」,後作“壎”。) 同本義 [an egg-shaped, holed wind instrument]。也有用石、骨、象牙製成的
大塤謂之嘂。——《爾雅•釋樂》
塤,喧也,聲濁喧喧然也。——《釋名•釋樂器》。
筦籥發猛,塤箎翁博。——《荀子•樂論》
土曰塤。——《漢書•律曆志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塤·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集韻】同壎。
【辞源】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樂器也。以土爲之,六孔。从土熏聲。況袁切〖注〗坃、壦,古文。
《說文解字注》
(壎)樂器也。㠯土作。句。六空。空本作孔。今正。詩:伯氏吹壎。毛傳:土曰壎。周禮小師:掌敎?塤。大鄭云:塤,六孔。後鄭云:塤,燒土爲之。大如鴈卵。爾雅曰:大塤謂之嘂。白虎通曰:樂記云,壎,坎音也。在十一月。从土熏聲。況袁切。古音在十三部。白虎通曰:壎之爲言勳。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yn˥ 唐代读音 xiuæn日语读音 TSUCHIBUE韩语罗马 HWUN现代韩语 훈越南语 ven
客家话 [客英字典] hiun1 [台湾四县腔] hiun1 [海陆腔] hiun1粤语 hyun1
近代音 曉母 先天韻 平聲陰 喧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痕部 ;王力系统:曉母 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