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 (繁体:鱘)
拼音 [xún]
部首 总笔画 14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フ一一一丨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9C9F
基本字义
  1. 〔~鱼〕体呈纺锤形,背面青黄色,腹白色,长三米余。为大型经济鱼类。
英文翻译

英语 sturgeon

德语 Stör (S)

法语 Acipenserida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鱘、鱏 xún

〈名〉

鲟鱼 [sturgeon]。属于鲟属( Acipenser )和其他有关属的各种通常是大型的硬鳞鱼,广泛分布于北温带的淡水或咸水水域中,体形细长,有歪形尾,延长的头部下面有一个可伸缩的无齿的嘴。如:鲟嘴(鲟鱼的嘴)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鱘·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2

【本草】鱘魚出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註】音尋。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魚名。从魚覃聲。傳曰:“伯牙鼓琴,鱏魚出聽。”余箴切

『說文解字注』

(鱏)鱏魚也。郭景純說。鮪卽鱏也。許意不尒。故二篆割分異處。劉注蜀都賦曰。鱏魚出江中。頭與身正半。口在腹下。亦與陸璣所說鮪狀正同。鱏今字作鱘。見陳藏器本艸。从魚。?聲。余箴切。七部。師古曰。今俗語讀尋。傳曰。伯牙鼓琴。鱏魚出聽。傳曰者、諸書多有之。不定爲何書也。諸書或作鱏魚。或作淫魚。或作潛魚。皆由聲近。傳意謂大魚耳。淫者、大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yn˧˥

粤语 ca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