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古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作为赋税交纳的布。亦称“賨布”。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幏·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唐韻】古訝切【集韻】居迓切【韻會】居訝切【正韻】居亞切,?音駕。【玉篇】蠻布也。【韻會】漢制名,賦蠻布爲幏,猶中國言稅也。【左思·魏都賦】賨幏積墆,琛幣充牣。
又【廣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義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南郡蠻夷賨布。从巾家聲。古訝切
『說文解字注』
(幏)南郡蠻夷賨布也。貝部曰。賨者、南蠻賦也。文?魏都賦注引風俗通曰。?瓠之後。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爲賨布。廩君之巴氏出幏布八丈。幏亦賨也。故統謂之賨布。从巾。家聲。古訝切。古音在五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Ą˥˧
粤语 gaa3潮州话 gê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麻韻 平聲 嘉小韻 古牙切 二等 開口;見母 禡韻 去聲 駕小韻 古訝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模部 ;王力系统:見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