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ù]
部首 总笔画 14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235F3
基本字义

     ◎ 同“”。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樹·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古文〕???【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正韻】殊遇切,?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

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

又【揚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

又獸名。【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

又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樹氏。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古之葬者,不封不樹。【詩·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樹之。往來行人,心焉數之。

又立也。【書·說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泰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又諸侯之適子,天子命爲之嗣者,曰樹子。【穀梁傳·僖九年】無易樹子。 俗作?,非。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生植之緫名。从木尌聲。?,籒文。常句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樹)木生植之緫名也。植、立也。假借爲尌豎字。從木。尌聲。形聲包會意。常句切。四部。


(?)籒文。籒文從豆不從豈者。豆柄直。亦有直立之義。豆與壴同在四部。爲龤聲。寸則謂手植之也。

音韵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