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à]
部首 总笔画 14
笔顺 丶フ丨丶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
五笔86 PYCY
五笔86 PYCO
统一码 79A1
基本字义
  1. 古代行軍在軍隊駐紮的地方舉行的祭禮:~牙(古代軍隊出發舉行祭牙旗之禮)。
英文翻译

英语 a sacrifice at the beginning of a military campaign or on the 2nd and 16th day of the lunar month

德语 Opfer (S)

法语 (arch.)​ rituel religieux pour partir à la guerre,d (22e)​,sacrifice au dieu de la guerre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名〉

(形聲。从示,馬聲。从示,與祭祀、鬼神有關。本義:行軍時在軍隊駐紮處舉行的祭祀) 同本義 [sacrifice (to the place on hill where army stops)]

是類是禡。——《詩·大雅·皇矣》

禡於所徵之地。——《禮記·王制》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古時出兵,在駐紮地敬祀神祇的一種祭典。《說文解字·示部》:「,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禮記·王制》:「於所征之地。」漢·鄭玄·注:「,師祭也,為 兵禱。」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禡·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駕切,音罵。師旅所止地,祭名。【詩·大雅】是類是禡。【傳】於內曰類,於野曰禡。【禮·王制】禡於所征之地。

又【集韻】或作貉。【周禮·春官】肆師凡四時之大甸獵,祭表貉則爲位。【註】貉,師祭也。《釋文》莫駕反,鄭音陌。【疏】師祭者。爾雅云:是類是禡,故知貉爲師祭也。祭先世創首造軍法者也。

又叶滿補切,音姥。【鼓吹曲】師執提,工執鼓,坐作從節,有序盛矣。允文允武,蒐田表禡。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从示馬聲。《周禮》曰:“禡於所征之地。”莫駕切

《說文解字注》

(禡)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釋天曰:是禷是禡,師祭也。王制注云:爲兵禱。周禮肆師、甸祝皆作貉。杜、鄭讀貉爲十百之百,云爲師祭造軍法者,禱氣勢之十百增倍。許說不同者,許時古今說具在,五經異義今已亾。又賈氏周禮解詁亦亾,不詳其所本也。从示馬聲。莫駕切。古音在五部。周禮曰:禡於所征之地。王制文。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mɑ˥˧ 日语读音 MATSUR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ma5 [海陆腔] ma6 [梅县腔] ma5 [台湾四县腔] ma5 [宝安腔] ma5粤语 maa6潮州话 bhê2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禡韻 去聲 禡小韻 莫駕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模部 ;王力系统:明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