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讒毀;誣陷。《説文•言部》:“譖,愬也。”
- 通“僭”。不信。《集韻•栝韻》:“譖,不信也。通作僭。”
英文翻译
英语 to slander
德语 verleumden, verlästern
法语 dénigr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谮
譖 zèn
〈动〉
(形声。从言,赞( zǎn)声。本义: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同本义 [calumniate;slander]
谮,谗也。——《玉篇》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诗·小雅·巷伯》
夫人谮公于齐侯。——《公羊传·庄公元年》。注:“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谗。”
浸润之谮。——《论语·颜渊》
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韩非子·奸劫弑臣》
[牛金星]因谮其( 李岩)欲反。——《明史》
又如:遭谮(遭到诽谤谗害);谮语(谗言;说别人的坏话);谮人(诬谗他人);谮害(进谗言伤害)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譖·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唐韻】莊蔭切【集韻】【正韻】側禁切【韻會】側廕切,?簪去聲。【說文】愬也。【博雅】䛼也。【玉篇】讒也。【韻會】旁入曰譖。【詩·小雅】譖言則退。【註】有譖毀之言,則共爲排退之。【公羊傳·莊元年】夫人譖公于齊侯。【註】如其事曰訴,加誣曰譖。【前漢·孫寶傳】蒙受冤譖。
又蝎譖。【埤雅】古者譖從中起謂之蝎譖。
又【韻會】子念切。與僭通。不信也。【詩·大雅】譖始竟背。【釋文】譖本亦作僭。【又】覆謂我僭。【箋】僭,不信也。本亦作譖。
又叶子林切,音祲。【詩·大雅】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譖,不胥以穀。譖叶林。 【正字通】俗作?、譛,非。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愬也。从言朁聲。莊蔭切
『說文解字注』
(譖)愬也。論語?愬析言之。此統言之。从言。㬱聲。莊蔭切。七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ən˥˧
粤语 zam3